
垃圾遍地、船行无阻、树木受损……
本报三亚2月25日电(记者黄媛艳 易建阳)“护岸卫士、鸟类天堂、鱼虾粮仓”是人们给予红树林的美誉。然而,本报记者连日调查发现,三亚亚龙湾青梅港河口红树林保护区滩涂上却是垃圾遍地、车行无阻,成为非法船舶停靠地。
今天上午9时30分许,三亚亚龙湾青梅港河口的红树林保护区开始热闹。记者在现场看到,保护区的滩涂边,停泊着大大小小船舶近30艘(包括摩托艇),不时有人驾驶船舶出海,也有摩托艇在海面飞驰。
“这里多的时候停泊的船只有50艘以上,几乎都是周边村民从事海上运营活动的‘三无’(“无船舶证、无船籍号证、无船籍港证”)船舶,主要进行潜水、垂钓、海上观光等非法海上旅游活动。”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该处较为隐蔽,非法从事海上经营活动的人员流动性强,执法人员也鞭长莫及。
与并排停泊的船舶遥相呼应的,则是在生长着一些低矮的红树林的滩涂上,一条条被人为踩出的沙化路,地面上散布着塑料带、渔网、饭盒等生活垃圾。一根根锈迹斑斑的锚钩,有些直接钩在红树林枝桠上,有些则固定在红树林树根部的沙地上,导致一些红树林出现不同程度损伤。
“船舶频繁在红树林中穿梭,带来的浪花对红树林特别是小红树林的根部冲刷就会很频繁,直接影响红树林生长,过度冲刷会导致红树林死亡;另外,如果船舶使用汽油或柴油,对红树林生长环境也会造成破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红树林研究专家说。
事实上,三亚曾多次对该区域从事非法旅游经营的“三无”船只进行打击,但依旧屡禁不止。三亚市红树林保护站站长林贵生表示,非法海上经营高利润的诱惑、亚龙湾内缺乏良好的船舶避风港口、以及周边村民生计问题未能妥善解决,是导致该项整治出现反复的主要原因。
这些“三无”船舶究竟还会占据红树林的家园多久?有关部门将给它们一个什么去处?本报将继续追踪。
2月25日,三亚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滩涂边停泊着大量非法营运船舶,不时有快艇、摩托艇高速驶过。本报记者武威摄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