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寨港将成红树林保护典范
东寨港将成红树林保护典范
来源:     作者:黄蕾    2014-04-01

  红树林区往往是人类活动非常频繁的地区,也是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自然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矛盾非常突出。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红树林,是很多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

  此次在三江农场移交的过程中,省农垦总局将三江农场9400多亩围海水产养殖地一并划归海口,支持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和生态建设。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划定保护红线。多年从事海南红树林保护研究专家钟才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及外围划分为六个区域:核心区禁止进入;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实验区可以从事参观考察、旅游等活动;外围保护水域、三江湿地公园和红树林湿地景观控制区可以从事适度的生产、生活和建设活动。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将成为中国红树林保护和利用典范。

  钟才荣分析,据有关专家在东寨港研究结果表明,每亩虾塘每年约排放氮24公斤、磷14公斤。三江农场划归海口的9466.94亩土地中,假设其中约有一半现状是虾塘,那么退塘建园后每年理论上可减少向东寨港内排放氮113592公斤、磷66262公斤。

  保护红树林资源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钟才荣介绍,红树林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在全球16种生态系统中名列第四。

  钟才荣认为,湿地公园建设完成后,将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相关旅游,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旅游对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压力。保护区周边居民多以在东寨港内捕捞为生,项目建设过程和投入使用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周边居民的转产提供根本保障,有利于保护区的长足发展。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小,村庄与红树林接壤,无过度带,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极为不利。钟才荣认为,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区毗邻,合理规划与使用,可成为保护区的缓冲带,增加本区域内红树林面积。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鸟类和海洋生物的保护。

  “这个项目将原来低经济效益、高风险和高污染的鱼塘,建设成为充分展示红树林特色的湿地公园,开展生态旅游。”钟才荣认为,相信在政府的推动下,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一定能打造成为海南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示范基地。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