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崖州民歌也有“freestyle” 七旬非遗传承人带崖州民歌“出圈”
崖州民歌也有“freestyle” 七旬非遗传承人带崖州民歌“出圈”
来源:南海网     作者:谭琦    2020-12-17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16日消息(记者 谭琦)“我想像说一切一样,听一听民歌,无论你是17岁还是70岁,我都想和你交个朋友,打个照面。”近日,在三亚市旅游推广局策划举办的穷游沙龙活动上,说唱歌手小老虎用一段freestyle(即兴说唱)来回应张远来唱的一首经典崖州民歌,说出了自己对海南的感受,也让崖州民歌“出圈”了。

  张远来是三亚市崖州民歌协会会长、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崖州民歌)传承人,视频中的他唱着咿咿呀呀的音律,唱出了崖州千年传承的曲调和他17年坚守传承非遗文化的决心。“将崖州民歌唱下去,让更多的人传唱崖州民歌。”这是张远来的心愿,也是他一直在努力做的事业。

张远来(右)和说唱歌手小老虎同台互动。三亚市旅游推广局供图

  崖州民歌也能说唱

  多元素融合传播非遗文化

  崖州民歌遇到说唱歌曲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碰撞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近日,三亚举办“新青年奇趣岛”的穷游沙龙活动上,70多岁的张远来当了一回“三亚新青年”,与全国的旅游达人互动,传播崖州民歌的魅力,探讨多元化的发展。

  “我希望以更丰富的形式传播崖州民歌。”张远来在沙龙的互动中讲述了三亚关于观音填海的传说故事,并演唱了崖州民歌改编的《观音填海歌》。“到底有没有一种胶水,能够把我的说唱和老张的民歌真正的黏合在一起,还是说这些古老的文化终将从我们的生活里逝去。”张远来的崖州民歌的最后一个音符刚落下,小老虎便即兴地用说唱的方式融入和海南有关的“海浪”“海角”等元素,表达了对崖州民歌传承的期待和创新的想象。两种风格的对唱,收获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活动最后,张远来的一段话令人深思。“我希望通过这次的机会,看到时尚和传统能碰撞出一些闪亮的火花,照亮三亚,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崖州民歌的美好。”张远来说,崖州民歌是崖州文化中的瑰宝,更是崖州人民心中的乡愁。近年来,崖州民歌通过与多种音乐元素的创新融合,改编的《港门谣》加入了动漫的画面和流行音乐的唱法,将老歌演绎得朗朗上口,实现了广泛的传播。

三亚市崖州民歌协会会长、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崖州民歌)传承人张远来。三亚市旅游推广局供图

  崖州民歌世家成长

  自掏腰包收集歌本

  张远来是三亚崖州区保平村人,这里是崖州民歌的发源地,村里几乎人人都会唱崖州民歌。张远来出生在崖州民歌世家,他的爷爷因为传唱崖州民歌,被记载《崖州志》中。在那个没有许多娱乐设备的年代里,崖州民歌成了张远来的全部娱乐与精神享受。

  一次偶然的交流机会,张远来发现,广东的传统说唱艺术木鱼歌的传承工作做得很好,在世界各地都有传唱。“崖州民歌也是通过传唱的方式传承,但演唱者老龄化很严重,传下来的手抄歌本也寥寥无几。”2003年,在五指山担任教师的张远来发现,当时村里最年轻的崖州民歌演唱者已经50岁了。“如果我们再不行动,到了老人唱不动,年轻的不会传唱的时候,崖州民歌就失传了。”从那时起,张远来开始关注家乡崖州民歌的发展,每个周末,他都从五指山坐班车回到保平村,开始收集崖州民歌的歌本。“看到歌本就买下来,不卖的就复印下来。”张远来的工资基本都花在来回的车费和歌本的收集上。

  2004年,张远来召集了一批崖州民歌的歌者,成立了三亚市崖州民歌协会。2005年开始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亚在一番的讨论后把崖州民歌作为申报项目。“我收到申报消息的时候只有6天的时间准备材料。”张远来长期关注崖州民歌的传承,他日夜加班,用3天写出了详细的申遗报告,随后又进行视频的拍摄,终于在规定的时间里准备好了需要提交的材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5月20日,崖州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7年传承非遗文化

  让崖州民歌更“年轻”

  为了更好的传承非遗文化,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崖州民歌,张远来也尝试在崖州民歌的传播上融入“年轻”的音符。从2003年开始,张远来也一直在传承崖州民歌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我们的传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保护原生态的传统唱法,还有利用配乐和唱法进行改编的唱法。”张远来介绍道,近年来,通过在保平村内建立“崖州民歌传习所”、三亚群众艺术馆开班授课、走进校园、走进村庄等多种方式,传唱崖州民歌,获得了较好的传承效果。“我们在港西小学、保平小学等学校开设了崖州民歌的学习课程,许多孩子都能唱上几句。”张远来说,目前崖州民歌的歌手越来越年轻,不仅有30多岁的演唱者加入,更多十多岁的学生。

  崖州民歌常以七字四句为一段落,或八句为一首,”除了歌本演唱外,崖州民歌的歌者常常在田间地头触景生情即兴演唱,对歌中需要有极强的口头即兴创作和应变能力,逗歌时随问随答,遣词造句通俗、幽默,比喻形容形象生动,起承转合出人意料,常常和生活场景贴近。“张远来认为,崖州民歌与当下流行的说唱有一定的相似度,也有“freestyle”。

  很多人听到崖州民歌,第一反应是听不懂。“不懂崖州方言听不懂也唱不了,确实在语言上存在一定的限制。”但张远来认为这并不影响崖州民歌的传承和文化推广。“就像外语歌曲一样,有时候听不懂,但从旋律上欣赏崖州民歌,也能听出韵味来。”张远来希望未来能利用更加多元化的形式传播崖州民歌,让人们通过崖州民歌,让没有到海南的人,看到海南的山海河田的秀丽景色和古镇古村的文化氛围,让每一个人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责任编辑:陈贤玉 实习生:董海惠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