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在我这个城市召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我们头顶上撒美元。”一位美国市长在形容会议旅游的魅力时这样比喻。近日,中国南海研究院在考察新加坡、香港等世界著名展览城时,同样真切感受到了会展经济的极大魅力。
“借助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效益,以及海南一流生态环境,海南完全可以在会展经济上大有作为。”南海研究院副院长、调研组负责人朱华友博士说。
场馆收入为1相关收入达9
来自调研组的考察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每年召开的国际会议超过16万次,产值2800亿美元,按国际上1:9的说法,即办会议的场馆收入如果是1的话,那么相关的社会收入就是它的9倍。因此,会展经济是块肥肉,全世界为之争抢。
新加坡、香港、澳门和济州岛的实践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据新加坡统计,公务会议客人在新加坡平均逗留天数在3天以上,而一般旅游者只逗留1天,前者的人均住宿和其他花费约为后者的10倍以上。因此,新加坡旅游局在世界各地主动出击,使近年来在新加坡举办的国际会议大幅上升。
济州岛自2004年建成国际会议中心起,已经先后举办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特别会议、亚太旅游协会年会、亚洲开发银行年会等近200个大小会议及展览,直接经济效益显著。
“就连一直以博彩业闻名的澳门,也准备在会展经济上与香港一争高下。”据调研组介绍,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内会展场地占地达11万平方米,为香港会展中心的两倍,但参展费用只是香港的一半。在短短两年间已开办了超过40个会展活动,对香港的会展地位将构成很大威胁。
聘任“会议大使”参与“争会竞赛”
海南分享过会议经济带来的盛宴。当年,一个博鳌亚洲论坛,让博鳌小镇一夜成名;连续3年举办的世姐赛,让三亚跑步进入国际化。
“会议的规模、影响力非常关键。”朱华友特别强调,海南现在虽然每年也吸引不少会议团队,但缺少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现在仍只有一个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能够具备国际影响力,而且论坛的分论坛及相关会议也都是在其他城市召开。
如何争抢到具有影响力的会议?调研组建议,海南应借鉴其他地区“会议大使”制度,加入到“争会”行列中。如上海市旅游委2006年在国内首次实施“会议大使”制度,首批7名“会议大使”分别来自医学、城市建筑、社会科学3个领域,通过“会议大使”的努力,目前已有数十个涉及这三个领域的高层次国际会议到沪举办。
调研组在考察中发现,“会议大使”制度是“争会”的一种有效路径,也是国际“争会竞赛”的流行趋势,“会议大使”每年为这些地区争来了大量层次高、规模大的国际会议,也带来了滚滚财源。
而这正是海南所欠缺的。调研组认为,海南拥有良好的热带自然风光,但是在旅游休闲上存在着明显的淡季,在聘任“会议大使”的同时,还应在会展策划和招商方面采取聘用、业务外包或与国际大型会议组织合作等多种形式,做强海南会展业。
成立专业机构瞄准世界水平
在发挥“会议大使”“争会”优势的同时,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来指导和协调会展业发展更为重要。调研组建议,可以由省政府牵头,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和三亚旅游度假高档酒店群为依托,组成几个公关联络小组,与国际组织、大型跨国公司及旅游企业进行沟通,通过提供折扣、优惠和便利等手段吸引重要的国际会议来海南召开,在做大做强海南会展产业的同时,推动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
“仅靠目前酒店、会议公司单打独斗,很难做强会展经济。”朱华友认为,没有政府搭台、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海南作为会展经济的后起之秀,仅靠公司是不足以在目前竞争激烈的会展市场上有大作为的。
而新加坡、韩国、迪拜等地的成功经验显示,由政府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有针对性地与国际组织,国际大型会议机构联系,由政府统筹资源,提供给组织者最优惠的打包服务。“要吸引像联合国的相关专业会议、世界银行会议等影响力大的会议。”调研组认为,在市场培育阶段,必须采取“钓鱼政策”,提供优惠政策吸引组织者,而海南则利用这些会议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相关链接
国内外会展概况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经济每年以平均20%的速度递增,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世界已形成诸如巴黎、伦敦、芝加哥、新加坡、中国香港等著名的展览城。
我国会展业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1978年,境内国际展仅6个,出国参展办展21个。1999年,境内国际展达694个,出国参展办展292个。20年间,展会的数量和规模增长了数十倍。
目前,许多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纷纷兴建现代化的大型展馆,着力培育“会展经济”。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明确将会展业纳入重点扶持的都市型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世界上第一个样品展览会是1890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莱比锡样品展览会。作为世界会展业的发祥地,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欧洲会展经济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在这个地区中,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是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 作者:杨春虹、王琼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