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期间,一则《海南房市现“出货潮”投机资金已有撤离迹象》的报道引人注目(见新华网2010年2月16日)。读毕,笔者情不自禁叹一句:大吉利市!
日历翻至2010年,海南房市几近疯狂。其中三亚动辄2万元/平方米以上的楼价比比皆见。海南搜房网的数据显示,1月中旬,三亚商品房销售均价20582元/平方米。甚至出现了“一房难求,一地难求”的状况。一时间,海南楼房成了全国楼房的焦点,海南炒房成了公众社会生活第一热点。然而,疯狂的楼价,同时也隐孕着疯狂可怕。今年春节期间,三亚酒店的涨价幅度之大,令人咂舌。据报道,有记者近日在三亚亚龙湾、三亚湾、大东海等区域的多家酒店采访时发现,“高房价”却面临着“低入住”的尴尬。前后不到1个半月,海南房市终于露出了原形,“出货潮”出现,向海南楼市泼出了一盘冷水,这是为何?
其实,早在海南房市出现天价之际,众多媒体及经济界就发出警告:十分反常。人们知道,房地产的开发成功是不能孤军膨胀的,总是与当地人们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的。当着海南工业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仍未有根本性改变的时候,房地产的长久旺盛是不太可能的。来自国家统计局三亚调查队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海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621.55元,与三亚每平方米2万元的新建楼盘价格比起来,普通居民一年的薪水连当地1平方米房子也买不起。而海南省2009年制造业投资下滑33.9%,50家重点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滑36.9%。这一切就说明,海南房地产“热”的可怕后果。
为何海南会出现过渡热炒楼市的现象?国务院去年底《关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若干意见》赋予海南发展旅游特殊政策,本是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文件,但一些投资商片面理解国务院文件精神,以为房地产又是一个黄金行业,一些炒房团更把赌注押在房地产业上。实际上,通过媒体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意见强调的是“推动海南旅游业及相关现代服务业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过度炒房行为与国务院文件精神相悖,不可能得到政府认可,也严重违反了价值规律,注定要出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那次经典的海南地产泡沫中,海南商品房平均价格从1991年的1400元/平方米,直冲到1993年的7500元/平方米。其时,三亚正是领涨先锋,教训不可谓不深。
本来,发展经济要遵循价值规律,为何一些人们忘记了这个基本原则?时下,经济社会流传一个信条,叫“炒”:炒楼花、炒股、炒期货等等。对“炒”,其实有不同的解读。假若出于对某一产品某一行业某一技术的适当推介,使公众认识,这样的“炒”也未尝不可。但是,假若注入虚假因素,无一加十二,这样的炒,尽管会得逞一时,蒙骗公众一时,但终究经不起实践检验,会忽啦啦倒下来。其所以倒,根本原因是违反价值规律使然。
折腾一个多月天价的海南房市终于现“出货潮”,既是回归理性的表现,也向国人上了价值规律一课。价值规律是一所大学校,这是先哲之格言。湖北人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晓明近日云:依然记得中学时《资本论》里对价值规律的精彩论述。我们应该敬畏规律。在狂热时,我们或许看不到它,但规律始终存在。当所有人都朝一个方向时,你突然回头,你就是智者。众见其利者,非利也;众见其害者,或利也(见武汉晚报2010-2-2)。这是明智之言。面对海南房市的倒塌,或许人们对价值规律刮目相看了。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