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守大学生景区过大年 15个老外周村乐翻天
留守大学生景区过大年 15个老外周村乐翻天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作者:许甲猛    2010-02-20

  □文/片 本报记者 尹玉涛 通讯员 张红霞

  2月13日―2月14日,本报联合淄博周村古商城景区举办了“留守大学生景区过大年”活动,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本次活动中,近30名驻济高校的留守大学生免费游览了淄博周村古商城景区,并参与放焰火、篝火晚会、包饺子、烙烧饼等热闹喜庆的各项活动,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幸福的大年!15名外国留学生更是玩得兴奋异常,他们表示,这是在中国最开心的一次经历。

  本报帮留守大学生景区过大年近30名大学生齐赴周村

  寒假大幕拉开后,有超过千名的大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留守济南,今年春节他们将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虽然留守目的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过一个像在家一样的热热闹闹、欢欢喜喜的春节!而在寒假期间,本报为这些留守同学“圆梦”。其间,本报联合淄博周村古商城景区,推出“留守大学生景区过大年”活动。

  1月21日,本报正式启动了“留守大学生景区过大年”活动的报名工作,拟邀请驻济高校的30名留守大学生免费参与其中。报名的消息一经刊登后,立即在驻济高校校园中引起轰动,报名热线铃声不断,参与活动的QQ 群里也是十分热闹,报名者不仅有山东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等学校的中国学生,一大批外国留学生也来报名。经过遴选,最终有30名中外学生组成了本次“旅游团”,其中有邓冰冰、李彩、郑德华、王鹤晓、党广彬、卢宝庆、李楠等中国学生,也有纳德尔、苏米亚、吉米、哈龙等外国留学生。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的大三学生李彩老家在山西,她希望今年过一个不一样的春节,而“留守大学生景区过大年”活动终于让她梦想成真,过了一个“山东味”的大年。

  2月13日(大年三十)下午2:00,除了个别有特殊情况未到的学生外,近30名留守大学生(其中包括15名外国留学生)登上开往周村的大巴,开始了自己的“景区过大年”之旅。

  15名留学生在景区最兴奋他们说这是在中国最开心的经历

  2月13日下午4:00左右,“旅游团”来到周村,立即受到景区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据周村古镇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和生活日报联合举办该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没有回家的大学生找到回家的感觉,享受周村别样的节日气氛,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按照活动安排,2月13日(大年三十)晚上,景区领导和工作人员与学子们一起吃年夜饭,随后夜游古城,放焰火,参加篝火晚会;活动结束后入住景区附近宾馆。2月14日上午,景区邀请学子们参加古城大年初一各项活动,中午一起包饺子,烙烧饼;午饭后专车送回济南。

  这些大学生都是第一次来周村,周村人的纯朴、热情让学子们一下子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周村旅游局和古镇公司的领导和相关人员陪同学子们一起包水饺、吃年夜饭、燃放焰火、赏千盏花灯……在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夜后,第二天在导游的带领下,大家又领略了周村百年商埠的辉煌历史和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古街、魁星阁、千佛寺、状元府、票号展览馆、杨家大院、淄博艺术博物馆等景点让大学生们流连忘返。他们一路倾听讲解,一路参与各项民俗表演,玩得不亦乐乎。

  而在本次活动中,15名来自也门、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的留学生玩得最为尽兴。留学生对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兴趣盎然,而诙谐幽默的竹马、跑旱船表演更是吸引了老外们,他们自告奋勇要“秀”一把,在简单装扮、了解游戏规则后,几个老外就像模像样地耍了起来,不但玩得不错,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在现场把搞笑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是“洋相百出”,引得大批游客驻足观看并被逗得哈哈大笑。

  来自巴基斯坦的山大留学生哈龙兴奋地说:“我来中国好几年了,这是我在中国最开心的一次经历,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地方表演特别的游戏,真是太有意思了,我会永远记住周村的!”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