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南野生资源开发大有可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南野生资源开发大有可为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蔡于博    2010-02-24

  海南野生资源保护与开发大有可为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本报记者

  范南虹

  “保护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海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完全可以做到保护与开发并举,让野生动植物资源更多地为人类做贡献。”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学科————野生动物保护利用学科带头人、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马建章前来我省考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马建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这个观点。

  马建章认为,许多物种仅靠禁止捕杀和保护是不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食物链遭到破坏,长期下去就会趋向灭绝。

  “积极开展人工繁殖,不断扩大其存量是有效保护手段之一。但人工繁殖需要投入,投入若没有回报,难以维持。因此,要允许开发利用,使人工繁殖得以维持和发展。”马建章说,野生动物人工繁殖到一定存量后,在其第三、四代仔时,可以考虑开发利用,这样既不至于使存量减少,又使投资于人工繁殖的生产经营者有收益而循环进行,从而收到“缓解社会需求压力和减轻对野生动物资源的捕杀压力”的双重功效。

  谈到我省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马建章说,海南发展野生动物的人工繁殖具有成本低、生长快、易保护、效益高的优势。

  马建章以海南东盛弘蟒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蟒蛇人工繁殖为例,他认为蟒蛇人工繁殖不但解决相关的中医药业重要原料供应,还可为民族乐器及高档皮革业提供原材料,市场需求量很大,大有作为。

  马建章说,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会到海南来旅游度假,借此机会,海南的蟒蛇人工繁殖企业可着手打造“蟒蛇主题公园”,向国际展示我国对野生动物、濒危动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累累硕果。(本报海口2月22日讯)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