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委员建议着力解决海口交通堵塞等难题
政协委员建议着力解决海口交通堵塞等难题
来源:海口晚报     作者:蔡于博    2010-02-25

  交通环境是城市的窗口,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目前,海口市交通堵塞、停车难、交通站牌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亟待解决。海口如何对接国际旅游岛建设,并以此为契机打造最精最美省会城市?许多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提案中不约而同关注交通话题,一起为椰城交通管理建言献策。  

  解决上下班高峰期打的难

  上下班高峰时打的难,主要原因是出租车司机自行商定交接班时间,按习惯都是在早晚6—7点,正是上下班高峰时段。司机怕延误交接班时间,往往拒载。在同一时段因要交班而造成加气排队现象,也时有发生,从而造成上下班高峰时“一的难求”的情况。

  政协委员任岳平建议,运管部门可以参考全国多个城市实行出租车错时交接班的成功经验,推出多个可错时交接班方案供各出租车公司选择,并制订相关制度逐步完善。

  让出租车穿上“岛服”

  政协委员刘芳芳介绍,北京市交通管理部门将拟定的12种出租车颜色向市民征求意见。在南京,出租车更换颜色,将几套方案在媒体上公示,请市民投票定夺。所以,海口出租车颜色如何定,也应该是城市公共管理事务的一部分,市民对决策应有知情权、发言权与投票权。

  刘芳芳说,海口目前出租车的颜色比较简单,绿白相间、蓝白灰相间。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岛服”是海南的名片,与海南的阳光、沙滩、椰子树一样已深深植入国人乃至外国人的记忆中。

  她建议,将海口出租车颜色、图案的知情权、发言权与投票权交给市民。可以让海口出租车穿上鲜艳的“岛服”,成为国际旅游岛的流动名片,为省会城市海口增添亮丽的色彩和文化活力。

  建立违法车辆举报热线

  政协委员张洪德说,新加坡地域狭小、人口少、人口密集度高,短短的几十年发展为全世界最文明的国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严谨,执法严格,一视同仁,执法具有可持续性。在新加坡乱扔废弃物、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冲公共厕所也要被重罚好几千块钱,还要被起诉。

  张洪德认为,海口要严格管理交通车辆行驶秩序,从重处罚违法车辆;要提高市民素质教育与驾驶员的素质教育;要建立更加适合国际旅游岛发展的道路交通管理新法规、新法律。他提出,可以建立违法车辆举报热线。在任何道路上,凡是违规违法车辆,任何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监督举报,5分钟内执法部门应到达现场进行执法,尤其是对那些视法律于不顾,对标有严禁停车视而不见的车辆,凡是举报属实,应该立即拖走,绝不手软。

  斑马线设置要更显眼

  近三年来,海口市每月有一人在斑马线被撞,斑马线成为城市斑马杀手。其原因一是驾驶司机和个人交通安全意识不高,二是斑马线指示、警示效果不明显。政协委员林克周建议,提高我市斑马线的指示和警示效果。

  林克周提出,斑马线的设置要合理,尽量做到公交站点和人流密集的集市、学校、医院、超市应有尽有,斑马线间距必须大于200米等等。此外在斑马线设置时,应该相应地设置专门的照射斑马线路灯,与市政路灯一起使用和管理,方便夜间行人穿行马路。斑马线的警示效果可以学习广东和其他省市的一些做法,让斑马线更显眼,使驾驶人及早作出减速判断。比如三色的立体斑马线,或者白线黄底的斑马线等等。随着车流量的逐渐增大,路面磨损也越来越大,很多斑马线褪色、脱色,希望相关部门要定期维护。

  公交车站要“一站一牌”

  政协委员八钊平认为,要合理设置公交路线和站点。以建设国际旅游岛和打造最精最美省会城市为契机,对海口市公共交通路线进行一次全面梳理,优化公交路线,严格控制过长、过短线路。对于客流量大的区域可考虑增设车站,避免扎堆停靠,对于长期不用的站点特别是一些临时站点应及时撤站。他建议,由市交通管理部门统一设置公交车站站牌,做到“一站一牌”;统一站牌规格,如站牌大小、颜色要一致,做到美观大方;站牌信息要详尽,单向行车的路线要在站牌标示清楚;由市交通管理部门统一公交车报站名称,做到“一站一名”,并且要与公交站牌名一致;在公交车箱内张贴详细的路线图,到站停车时应同时报下一站站名,让乘客提前做好下车准备。

  组建常设性海口交通委员会

  政协委员杨宁海认为,海口的交通工作分散在规划局、交通局、城建局、发改局的项目管理中心、交巡警、公路局,还有市属的城投、城发、城建集团,由于职能分散,在工作中各自为政,造成了城市交通不能从宏观、科学、集约的高度进行建设。因此,他建议海口应立即组建常设性海口交通委员会,直接向海口市政府负责,从科学集约和宏观战略角度规划和管理海口交通。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