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换花节能否增加新鲜元素?
换花节能否增加新鲜元素?
来源:南国都市报     作者:蔡于博    2010-02-25

  本报海口2月23日讯(记者 史晓晖)每逢正月十五换花节,海口市府城地区就人流如海、华灯齐放,一派好不热闹的景象。可近年来,市民参加换花节的热情在逐渐减小,没特色、内容单调是最主要原因。

  换花节能否增加一些新鲜元素?该怎么改?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市民和专家学者。

  变成鸡肋

  近年换花变“抢”花

  看似热闹却没意思

  已经搬离府城的市民王小姐告诉记者,因为去年“惨痛”的经历,今年她不打算去参加换花节了。她去年自己在街边买了一枝花,拿在手上没一会,就被人抢走了,不仅自己被吓了一跳,对方太用力,还把她的手给拉伤了。而她也是逞强的人,愣是把花又抢了回来,闹腾了一晚上,不仅没有换到花,反而是抢花丢失了淑女风范。

  “这哪是换花,分明是抢花嘛!”王小姐气愤地说,而且在整个节庆过程中,就是在轧马路,看着陈旧的花灯,再逛逛庙堂,每年都这样,觉得没多大意思。

  不少市民也向记者表示,换花节没有十分突出的节庆特色,内容也单调。

  家住府城几十年的吴奶奶向记者回忆起以前的换花节。那时换花节其实叫换香节,参加节庆的人都手持香行走,满街都是烟熏火燎的气味,后来政府才把换香改成了换花,以避免出现危险的情况。

  “那时候的男孩女孩可害羞了,哪里像现在的人用抢的,他们只有看到自己喜欢的人才换花,还担心被拒绝,非要跟上好一阵子,鼓足勇气才敢把花送出去。”吴奶奶笑呵呵地说。

  “府城元宵换香”是府城过去延续多年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换香”蕴含着当地老百姓互换香火,换吉纳祥,发财发丁的寓意。1983年底,当时的琼山县政府对如何改变换香习俗进行专题研究。会上,有人认为应取消,有人认为要控制数量,也有人提出用其他方式代替。当时塑料花装饰品正流行,大家最后一致赞同用花来代替香。1984年,府城数百年历史的民间换香习俗改为换花,换花逐渐成为府城人元宵闹春的主要活动。

  市民建议

  增加换花节新元素

  更好传承传统节日

  府城的侯先生说,换花节本应是很浪漫的节日,应该算是海南特有的情人节,能够很好地体现海口的地方风俗特色,发挥民俗魅力。可现在却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希望政府能够起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请一些专家学者,为换花节把脉,找出症结,寻找一个方法让换花节发扬光大。

  也有市民提议,府城及换花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现在年轻人并不知道其中的文化内涵,是否能在换花节来一次历史重现,让人们重拾逐渐忘却的过去。追忆古人的同时,是否也能推陈出新,增加新鲜元素,让换花节能够更好地传承下来,成为海口一个知名文化品牌。

  省政协委员王毅武说,现在的换花节,演变成了一堆人挤在一起凑热闹、轧马路,变得越来越落入俗套,既缺乏民俗特色展示,又鲜见丰富的文化活动,群众的参与热情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很好地提升海南本土风情在大家心目中的认知度,过于简单粗暴,没有更好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同时,民间活动自由度不高,缺乏生气。

  他建议,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换花节不应局限于简单的晚会演出、男女即兴换花的活动形式。是否能适当增加换花节的内涵,增加新鲜元素,比如换花的同时,能不能换书?“拿上一本自己喜欢读的书,在里面夹上自己对书的感悟,甚至夹封情书都可以,不仅是换书,也是一种交换意识的过程。”王毅武还认为,可以把换花节加入国际旅游岛的元素,与大环境联系在一起。

  王毅武还认为,参与换花节的大多数都是年轻男女,应当增加一些其他年龄段的人可以参与的活动,做到全民参与。

  另类观点

  换花节已完成使命

  没有必要延续下去

  海南乡土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蒙乐生则认为,任何一种节庆都带有当地民俗习气。换花节的由来是因为古代海南人烟稀少,即使是中国国力鼎盛的宋代时期,海南的人口还不到5万人,当时又处于农耕经济,没有人传承,血脉生命就无法延续,由此产生换香节,在这里寻找有情人。从根本上来说,换香节就是特定的生殖崇拜。

  而现在随着人口的增多,也很少有人再为了延续香火而去参加换花节,所以自然而然失去了换花的必要。一个节日到了一定时期,完成了历史使命,就会自然消亡,单凭政府及其他外力推动,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但他觉得很难维持下去。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