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为海南三亚治理环境尽言献策
我为海南三亚治理环境尽言献策
来源:海南一家     作者:蔡于博    2010-03-07

  年前年后,关于三亚环保的帖子很火,其中原鸣圆、三亚大虾、桐言、菊花为我而开、虎啸户外林、星星心、抓着菜刀砍大树等愤青的帖子颇具震憾力,烙印极深,跟帖的人也是比肩继踵,各抒己见,这都说明了人们是多么热爱这片热土,热爱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

  是的,美丽三亚好像不那么美丽了,浪漫天涯也有些浪不起来了,回想起那些帖文插图,我想即使用满目疮痍、惨不忍睹、每况愈下、百感交集、痛心疾首、怨声载道、呼声鼎沸等等来形容似乎也不为过。三亚如果真的失去了青的山、绿的水、白的沙和馨香沁肺的空气那还剩下了什么?

  正因为如此,多少人心急如焚,恨铁不成钢,矛头直指政界权者,激情燃烧时甚至大放阙词,语言刻薄难以下咽,我就是马前卒之一。莫不是吃饱了撑的,亦或站着说话不腰疼?差矣,只缘心里着急啊!应该说,环境是人类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的通行证,那么作为国际旅游岛窗口的三亚来说,更要把保护好、创造好优美的软硬环境视为第一要务,视为决定三亚未来兴衰之根本的大事。须知,软环境坏了往往积重难返,硬环境坏了有的不再生还,以陪嫁环境谋求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忽视环境的领导就是失职,葬送环境的领导更是历史的罪人!原鸣圆先生“不谈建设,先说抢救”的观点十分鲜明、一语中的。

  诚然,三亚市委、政府为美化环境、创建文明、谋求发展也做了许多努力,城市建设有诸多明显变化,而一些人们习惯在指责问题时诋毁了成绩,难免不生委屈之感,但容我直言,在一些敏感问题和重点部位的治理上确实不尽如人意,如三亚湾、大东海的环保问题,只在创建卫生城前和焦点访谈曝光后重视了一阵风,平时管理很不到位,更未见有比较奏效的长效措施;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挂帅,副组长及成员包括6位副市长、34位局以上领导,可谓阵容庞大、力量雄厚、能量了得,但与工作成效相比尚不成比例,可见个别部门、部分领导作风不实、能力欠缺、办事扯皮等问题还是不能回避和否认的;天涯社区是各界人士自由发表意见的大论坛,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主要和便捷的通道,官方不会不知,但几年来哪怕网民为某件事热议开锅,也没见官方出来有个动静、给个说法,难怪人们抱怨政府。综上所述,难道不该引起深思吗?

  抱怨、牢骚、讽刺、揶揄都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建言献策才是应有的态度。咱别再往火堆上浇尿,还是从保护热情、鼓励尽责,保持和谐、联手共治出发,少说过头话、带刺话、冤枉话,多说有建设性意见的话。为此,搜肠刮肚为保护、治理、抢救三亚软硬环境想了几招,谨供参考。


  1、真正解决思想摆位问题。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来一次大讨论,使领导阶层从上至下达成共识,真正认识到环境决定三亚命运,从而在实践中真正做到把环境建设放在打造国际旅游岛的首位,今后凡是以“毁容”、污染为代价的开发不管吸引力多大都一律说不。学习的目的是深化实践,进而可进行一次“看现状、摆问题、想对策”的活动,认清某些环境濒临危境的现状,正视问题,承认短板,增强危机感;纵览过去,查找失误,总结教训,分析原因,研究新的对策。

  2、发表公开信广泛动员。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离开群众的支持必将一事无成,因此可通过发表致广大市民一封公开信的方式,进行一次总动员。一方面向市民表明市委市政府治理环境的决心,带动市民增强信心,一方面广泛教育、发动各阶层群众,人人争做净化环境的主人翁,上下互动打好一场整治环境的攻坚战。

  3、拓宽民主渠道广纳群言。环境治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常受诸多因素制约,有些方面十分艰难。为攻克难题、有效治理、少走弯路,可采取召开听证会、座谈会,在天涯社区开帖研讨,设立领导热线、群众信箱等办法,广泛听取各界群众意见,鼓励大家建言献策。

  4、对重大问题行政立法。鉴于近年来燃放烟花爆竹愈演愈烈之势及产生的景区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的严重程度,又鉴于三亚国际旅游胜地的特殊环境指标要求,强烈建议通过行政立法予以取缔或严格限制燃放日期与地域。在地域划分、生产与销售许可、违禁查处等主要环节上,要充分论证可操作性,以防陷入有法难施的尴尬局面。

  5、对老大难问题敢做大手术。治安、交通、宰客等都是群众反映较强烈的老大难问题,这里仅谈宰客问题。强拉游客到购物点听课购物是游客最反感的问题,其背后黑色的利益链条让所有消费者都蒙受了侵害,宝贵的旅游时间被剥夺了近1/4,购物非贵即假,挨宰率100%!此类问题内地虽有但比起海南望尘莫及。要发展旅游业必须改善服务质量,要改善服务质量必须遵循“顾客是上帝”的理念,“上帝”不情愿的事非让他做他怎能满意?由此可下定论,这一弊端如不革除,永远不要指望岛游声誉的提升。这一点尽管受全省旅游机制制约,非三亚能够独善其身,但要辨其利弊轻重,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积极尝试和推进旅游机制的改革。再就是黑店宰客,这是游人深感恐怖、深恶痛绝的问题,也是投诉率最高的问题,治理不好不仅影响旅游消费,而且大有鱼腥一锅汤的效应,使国际旅游岛形象严重受损,因此决不能手软,要发现一个惩治一个,惩治到胆战心惊的程度,真正营造出一个让游客放心消费的好环境。


  6、对抢救性整治力争短期见效。大东海、三亚湾是三亚的脸面,由于休闲人群密集和游客众多,脏乱差现象有时相当严重,凡有良知者目睹后无不感到惋惜和痛心。脆弱的沙滩环境不容再继续恶化了,抢救环境首先应当在这里下手,这两个窗口部位治理不好无论如何也交待不过去,所以要让这里快速改观。再就是凤凰水城和国际嘉宾酒店等处开发对山林植被、河床湿地及红树林的影响破坏,引起了广大市民网民的特别关注,有必要马上进行现场察看和现场办公,如确属违规开发应立即制止,并共商亡羊补牢措施;如系政府批准并具科学合理性,应以适当方式向广大市民网民进行解释,以免误解引起不良舆论降低政府信任度。由此启示提醒一个问题,就是对任何项目开发的审批都必须把环保作为第一道门槛,并跟踪监督到底,决不能因土地转让了就放任自流。

  7、长效机制要敢于尝试新招法。环境保护重在坚持,贵在经常,一阵风不行,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什么样的长效机制才管用?三亚湾、大东海的环保措施可能进行过若干尝试,但恐怕至今也没找到一条长时间奏效的办法。这就值得反思,症结似乎在于:一是多头管理,相互依赖。综合执法的时管时不管,依赖环卫女工;环卫人员抱怨执法的不尽责,前边扫后边扔永远扫不净。二是只有领导挂名,没有专人总管,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三是执法不严,查处不利,致使损害环境的人毫无顾忌。由此可考虑尝试如下办法:(1)借鉴城市物业管理体制,成立三亚湾(大东海)环保公司,并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谁能干谁敢干谁来负总责。(2)可由政府向公司派遣综合执法人员,并受公司领导,以便有效行使执法查处权力,确保公司具有管理权威。(3)责权利紧密挂钩,其中管理资金设基础资金和浮动资金两部分,均由政府支付,浮动资金由市民网民投票确定,以满意率60%为基点,成正比同步浮动;违章处罚条款应按程序报批,罚款作为公司补贴。(4)环保公司聘用事宜由市环境整治工作办公室负责,对于不称职的公司应及时解聘。

  8、严格实行问责制。章法细则一大堆就是不落实,这是当今党政机关的通病,三亚更不例外。《三亚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分解表》及《环境卫生责任片区领导包点和挂钩单位分工表》细得不能再细了,但落实效果实在不敢恭维,原因之一就是问责不够。问责要从下至上,该问责的决不姑息。去年政府曾实行过卫生检查评比,倒数第一的责任领导令其公开检讨,这种做法就很有力度。但愿有力度的问责一以贯之,通过采用不同的问责手段,切实把追究责任的板子打在具体人的屁股上。

  9、敢于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看得见、听得着、说得出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要求,执政为民就必须接受民众监督,而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公仆们休眠或非为。环境治理密切关系民生,不能总让群众蒙在鼓里,不能让群众有话无处说。因此,一要建立土地开发项目的公示制度,落实民众知情权。开发商是谁,征用土地做什么,环保论证如何,都要公之于众,敢让大家监督,不能暗箱操作,把民众拒之局外;二要积极落实信访制度,畅通与民众沟通的渠道。凡署名举报环保问题的必须件件有回音,并将统计数据在官方网站上公布;要把天涯网站作为捕捉信息的平台,除了党政官员要抽时间浏览外,还应设立信息员,及时搜集整理重要信息向领导转递,凡网民频繁发出疑问的环保问题,都应尽快作出回应,表示亲民诚意,拉近沟通距离。三要有效利用民众公论,发挥公论的威力。如评价社区环境、评价门前三包、评价政府部门履职尽责满意度等等,都可开展网上调查,把摘乌纱帽的权交给民众。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