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罗保铭:海南会时时记着房地产泡沫的创伤
罗保铭:海南会时时记着房地产泡沫的创伤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蔡于博    2010-03-07

  “你尝尝这是我们海南的水果莲雾。”海南省省长罗保铭亲切的招呼记者吃水果。这次全国两会海南代表团特意带了很多海南当地水果招待客人。

  3月4日,在海南团北京驻地,罗保铭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往年并没有太多媒体关注的海南团,在2010年两会却成了追捧热议的对象。而就在头一天,“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再次出现在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报告指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罗保铭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海南不会忘记历史上曾经栽过的跟头。时时想到我们过去曾经受到过房地产泡沫的创伤。”

  《中国经营报》:你怎么看待近期海南高涨的房价?

  罗保铭:中央国务院文件对海南国际旅游岛批复后,实际上从我们建设国际岛角度关注的还是针对旅游产业相对开放的政策。比如购物免税、落地免签等政策。但市场上反应很快的是房地产。很多人认为不正常。其实在任何国家都一样。任何一个新的因素出来的时候,房地产都会是最早有反应的市场之一。现在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海南发展预期的判断,和对整个海南土地房产增值的预期。

  这种情况下,买房的人也在买未来投资增值预期。这种需求刺激了海南房价上涨。再加上媒体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开放政策的预期报道,也对房市产生刺激作用。现在,整个国家外来热钱增多,股市超过3000多点,整个中国经济向好,这些都起了相关的刺激作用,再加上国际旅游岛的由头才促成了今天房产的大热。我们对这件事看得很清楚。

  政府当然应该冷静对待。我们有前科教训。现在国家旅游岛的正式规划还没批,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理理思路、规划精细。尽管市场很热,房市很热,媒体很热,但我们头脑要清醒。时时想到我们过去曾经受到过房地产泡沫的创伤。把土地规划控制住,土地批量控制住,这就栽不了大跟头。

  《中国经营报》:海南房地产未来的走势你如何判断?你担心泡沫吗?

  罗保铭:前段,政府出台了两个暂停政策,有质疑声认为,这反而刺激了房地产捂盘导致价格大涨。但是房地产商都是追求利润的。在人们需求旺盛的时候,政府暂时不批了,却成了地产商涨价的借口。事实证明,现在又开始出现有价无市的情况。我们认为两个暂停这本身就是把双刃剑,我们只是在双刃剑当中权衡利弊,取大利。

  海南不会出现泡沫,因为这次海南房价攀升根源在于资源稀缺、需求旺盛、供需失衡,与1988年的需求不足有着本质区别。两个限制政策将在3月底停止。日前海南出台了继续打击炒房行为的政策。主要涉及实行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备案及合同注销备案制度。要求开发企业在订立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后10天内办理备案手续和预告登记;逾期不办理的,暂停预售许可等方面,5月1日起将会实施。

  《中国经营报》:海南发展的22年,定位几经摇摆。是否发展工业一直备受争议?此次国际旅游岛规划的出台意味着什么?工业和旅游业如何抉择?

  罗保铭:我们现在发展走了22年,一直在探索海南发展的路子。现在国务院要求我们以发展旅游业为主导,这是保护海南的发展之路。曾经,海南也提出过“一省两地”。“一省两地”当中,我们发现海南岛屿的特性,使得这里的工业水平极低,配套能力差。所以工业很难发展。原料进来,产品出去,运费相当高。比如生产手机壳,就需要机加工。但海南却没有大的机械修配车间,磨具坏了,还得拿到广州修。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步步认清了海南工业基础的薄弱。

  这一次国际旅游岛结束了这一历史,很明确,以旅游为重点,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海南经过10年的努力,要使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这十分明确,而在这种时候,发挥资源加工业也可以。但以旅游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定位不能变。

  海南未来的工业可能还是以自然资源为重点的资源加工业。而对以往的工业,现在来看,布局也比较合理,基本全部都集中到洋浦西部林海一个地方。

  《中国经营报》:对政府而言,如何把握这个机遇,如何作为?

  罗保铭:首先,就是把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搞好,这是实现海南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过去我们有,现在必须修编完善。其次,做好海南长远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最后,搞好海南重大项目合理布局和配置,比如中长期的跨海工程、长江核电、琼海博鳌论坛,包括随着海南人流客流的发展,海南国际机场需要扩建改造,这些都是增进海南长远发展所需的最重要的配置。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