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奋斗目标,同时三年重建两年完成的时间节点日益逼近,上海对口援建即将结束,机遇与挑战并存,问题与希望同在。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抢抓机遇,借势发展,夺取旅游业灾后重建全面胜利,加快都江堰市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不仅是都江堰旅游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探索城乡统筹条件下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如何在全市经济发展战略中更好地肩负起重要责任,谋划好旅游业的发展,是摆在都江堰旅游人面前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一、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都江堰旅游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但是,经过一年多的灾后重建,也使都江堰市的城乡规划建设向前推进了20年。世界遗产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在2008年10月正式恢复开放,目前龙池、虹口、青城外山、青城后山等景区正在加快重建提升,全市旅游恢复面已达80%以上,2009年全市接待游客95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15.8%、26%。全市城乡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初步实现全域配套,率先实现了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形成了大观镇茶坪村、天马镇向荣村、翠月湖镇五桂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农房重建典型,围绕旅游产品国际化、旅游服务国际化、旅游客源市场国际化,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我市已基本形成城市田园化、田园城市化的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思路和格局,我市城乡形态加快提升、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业基础不断壮大,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时机已经成熟,这是与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一区一主业”的功能分区定位相吻合的,是落实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具体体现,为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通过理性分析我市旅游发展现状,对比旅游业发展先进地区,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硬件设施、软件配套离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还有较大差距。第二,与三亚、张家界、丽江、桂林、黄山等国内主要旅游城市比较,在游客停留时间、旅游消费水平、国际游客比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第三,旅游配套国际化水平还亟待进一步提升,吸引国际性活动和会议的配套设施不够。这些差距,要求我们必须瞄准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目标,完善旅游功能设施,提高旅游发展层次,提升国际旅游城市形象,推动全市旅游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本文来源:人民网)
1234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