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实践东风劲
科学发展浪潮涌
——我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综述之一
本报记者黄晓华
从2008年9月开始启动的全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目前已基本结束。在为期一年半、三个批次的学习实践活动中,省委精心组织部署,各级党组织共同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有效促进了海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全面总结我省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本报今起连续推出三篇综述,敬请关注。
一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强劲东风,使琼州大地掀起了科学发展的热潮。
从2008年9月开始,我省展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今年2月底,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在三个批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共有2.677万个党组织、42.138万名党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
各级党组织将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强大动力,理清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海南科学发展迈上新水平。
发展战略步入新境界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再次成为代表、委员议论的热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全国关注的目光。
正是借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东风,海南高扬起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风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省委、省政府认真总结海南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分析海南发展滞后、发展不足的基本省情,进一步深化了对海南发展思路的认识,明确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目标。
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个目标,组织编制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大纲》,成立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并列入省政府组成部门,发起举办国际性旅游发展论坛,开展声势浩大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力配合国家联合调研组来海南调研各项工作,全力推动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系统性指导意见出台。
在省委、省政府的极力争取和国务院各部委的支持下,2010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味着海南迎来了第二次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
此后,省委立即召开五届六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若干意见》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决定》。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了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动员大会。省委书记卫留成、省长罗保铭与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国际旅游岛建设责任书,把88项重要工作,分解到全省38个工作部门和18个市县。同时,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海南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海南省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海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了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认识,进一步理清了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思路,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具体措施,形成了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良好局面。
重点改革取得新突破
“创新特区体制机制,推动海南科学发展”,这是我省在开展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一以贯之的活动载体。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省坚持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针对关系海南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强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有了新突破。
——农垦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省委、省政府召开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出台了推进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一系列配套文件。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农垦改革提供法制保障。2008年以来,我省农垦改革屡施新举,频出硬招,使农垦系统实现七大转变:农垦职工开始与地方处在同一起跑线;从主要抓民生稳定到民生稳定与产业发展并重;社会职能逐步弱化和企业特征逐渐增强;产业结构从单一种植业向二、三产业拓展;经营方式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从自我封闭向主动“三融入”(体制上融入地方、管理上融入社会、经济上融入市场)转变;干部职工从怀疑改革到理解支持改革和渴望加快改革转变。
——省直管市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省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的意见》,赋予市县地级市的行政权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的决定》,从法律意义上确定了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省政府向市县下放197项管理权限,并赋予市县在编制内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需求设置政府工作部门的权力,进一步扩大了市县改革发展的自主权。随着省直管市县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县抓改革、抓发展的主动性提高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增强了,特别是中部地区、贫困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洋浦保税港区建设跃上新台阶。2008年11月,洋浦保税港区(一期)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开始封关运行,成为我国华南及北部湾地区首个开港运行的保税港区。省委、省政府进一步理顺洋浦开发体制问题,对洋浦的开发主体实施重组,与国家开发银行按照创新投融资模式合作设立了省洋浦开发建设控股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已经破解了开发建设洋浦的融资瓶颈,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贷委会审批的80多亿元授信,顺利推进10大工程建设。洋浦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圈,与广西钦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合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我省坚持“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原则,坚持依法办事、规范操作,高度重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保证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截至2010年2月,14个市县规划集体林地面积919.61万亩,已完成勘界测量882.67万亩,占总任务的95.98%;完成确权面积95.13万亩,发放林权证4.58万本。
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
发展思路更清晰,发展招数更多,发展步伐加快,从省、到市县、乡镇以至农村,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共同尝到这样的甜头。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转变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本单位、本地区的发展。
在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中,我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严峻形势,抢抓中央扩大内需的机遇,及时出台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应对措施,把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紧紧抓住经济发展不放松,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8年,全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459.2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9.8%,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0美元大关。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省委、省政府以及各市县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起点调整经济结构,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以一批又一批重点项目滚动建设来带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全省共争取到中央四批新增投资48.24亿元、624个项目,争取到中央代地方政府发行债券29亿元,落实省、市县财政配套资金33.68亿元,配套率超过95%,带动社会投资148亿多元。2009年,我省扩内需中央投资计划总体进展良好,已完成投资169.2亿元,完成率达到83%;624个项目已开建574个,总体开工率达到92%。10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86亿元,比上年超出117亿元,增长了33.6%。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各乡(镇)、村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第三批活动整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加强上下联动,积极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和办法,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澄迈县福山镇充分利用“福橙”和“福山咖啡”两大品牌农业,打造农业观光游和咖啡休闲游,建设咖啡文化风情镇,促进了农民增收。乐东县佛罗镇田头村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入手,破解水资源缺乏、群众观念保守、就业渠道狭窄三大难题,发展高效种植业、精品农业、打工经济,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2009年,我省经济发展的提速,再次反映了科学发展的成效。全省生产总值完成1646.6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1.7%,高于年初9%的预期目标;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02.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51元,,比上年增长了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44元,比上年增长了9.2%。(本报海口3月14日讯)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