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今年2月1日起,试行了一年多的“家电下乡”活动将在全国推行。根据规定,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中央和省级财政将给予13%的补贴。此举被视作激活农民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升级的重要举措。尽管有人质疑,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家电下乡”惠及企业的成分要比惠及农民更大,但它确实让一些农民得到了实惠,也受到了农户的普遍欢迎。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发出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动员令,将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差距作为一项长期的国家战略。就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言,除了现有的“图书下乡”、“电影下乡”、“戏剧下乡”、“家电下乡”,“旅游下乡”似乎也应该成为一项重要的惠农措施。
改革开放30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旅游蔚然成风。我们不仅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而且是出境旅游增速最快的国家。解决了温饱之余,旅游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我国国民旅游消费市场还很不平衡——占人口3/4的农村居民,其旅游消费仅占全国国内旅游消费的1/4强,能出境旅游或出国旅游的更是少数。在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中,9亿农民还主要扮演着供给者和生产者的角色,而不是需求者和消费者。尽管统计资料显示,农村居民的出游率已经达到105.4%,但主要是探亲访友而非消遣观光,加之人均旅游消费长期徘徊在200元左右,还不足城镇居民的1/3。如此情形,企业自然难以将精力投入到如何开发适合农民的旅游产品上来,更谈不上专业化的服务了。
早在1997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就乐观地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近年该组织又明确指出,这一目标很可能会提前实现。我国国家旅游局也提出要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转变的宏伟目标。不难想象,如果占人口3/4的农民不能作为消费者加入其中,世界旅游强国的价值必然会大打折扣。当然,在缺乏社会保障、消费支出谨慎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笑话农民没有旅游意识;在农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消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责备旅游企业嫌贫爱富。要改变农民在旅游市场长期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的局面,必须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对此,仿照“家电下乡”的形式,通过政府财政补贴,让更多农民感受到旅游的真正乐趣或者至少到本省、本市、本县的旅游景点游览一次,不失为一种可以考虑的做法。
目前国家旅游部门正在准备推行“国民休闲计划”。实际上,只有占人口多数的农民普遍加入到旅游者队伍中来,这个计划才能实至名归。我们期待,什么时候旅游也能像家电一样走进农户,成为农民的一项日常消费;什么时候大多数农村人也能和城里人一样走出家门,把旅游当作一种生活方式。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