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冼夫人文化节期待重新“包装” 品位有待提高
冼夫人文化节期待重新“包装” 品位有待提高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王吉拉    2010-03-26
  一年一度纪念冼夫人的“文化节”,着实让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各个村庄的村民忙碌不已,但看到请来的客人吃得饱足,玩得开心,他们还是觉得再忙再累也值得。从以前的“军坡节”到更名为现在的“文化节”,至今已是第九届了,从名称上看,这一民间节庆似乎提升到了文化层面,然而实际上还是老百姓的“闹军坡”活动,其本质没有发生改变。

  为此,海南日报记者今天采访了有关民俗和历史专家,请他们谈谈对冼夫人文化节的看法和建议。

  “冼夫人纪念馆”应改名

  “冼夫人文化节作为一项民俗活动,人们非常有必要去传承和挖掘,以增添海口旅游业的文化含金量。但有些原则性问题必须首先解决。”海南大学社科中心阎根齐研究员认为,原先的“冼太夫人庙”大可不必改为“冼夫人纪念馆”,而应沿用原来的说法,因为“纪念馆”一般设在某个人的故居或生前活动过的地方。

  阎根齐说,冼夫人的家乡在广东电白,但她却是海南岛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对国家的统一,对海南各民族的安定团结作出过贡献,因而在其身后建庙祭祀,这种来自民间的朴素情感是可以理解的。

  阎根齐建议:“恢复原先庙宇的称谓之后,倒是可以考虑在冼夫人庙的周边地带,修建相关的展览馆或博物馆,陈列冼夫人的历史事迹,让游客较为全面地了解她的历史贡献,借此也可对青少年普及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建设成有收入的景点

  记者注意到,每年的冼夫人文化节,在热闹的“闹军坡”背后,是大量的游人涌进“冼夫人纪念馆”烧香拜神,摇签占卜;而管理庙宇的一些当地人,则在这几天时间里,狠狠地收上了一笔不菲的香火钱,据称每年的收入在十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

  “事实上,冼夫人文化节已经成了少数人敛财的工具,这样下去,只能降低文化节本身的影响力。”海南民俗、历史专家王俞春对此深感痛心。他希望能将冼夫人纪念馆所在地扩建成一个正规的景区,纳入旅游部门的正常管理;如此一来,旅行社才有可能组团前去参观游览,使得景区平时也有日常收入,以筹措设备设施的维修经费,也能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品位有待提高

  就专家们提出的建议,记者今天下午采访了海口市文体局局长徐涛。

  他告诉记者:“这些建议都非常合理,冼夫人文化节的品位和档次也的确有待提高,而还原这一民俗活动本身的特色,也是文体部门正在做的事情。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深挖冼夫人文化节的历史内涵,打造成海口市的一张文化名片,让它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为海口市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挥积极作用,产生有效推力。”

  据了解,目前海口市文体局正在扩大冼夫人文化节的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龙华区新坡镇,而是还调动其他区、镇的民间纪念活动,使之逐渐成为全市性的民俗文化活动;不久的将来,新坡镇还将成为海口的文化名镇和乡村游的目的地。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