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裴军运武夷山报道 继《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之后,张艺谋印象系列之五《印象·大红袍》昨晚在武夷山大王峰上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导演铁三角同台亮相。面对之前质疑印象系列是“劳民伤财的复制”,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举起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大旗,情绪激动予以反驳。
王潮歌说,到目前为止,除了“印象海南”开业不到一年,还没有具体营业数字汇总,其它的都在盈利,就连一直质疑的《印象·西湖》也开始盈利。王潮歌在现场背出了一连串投入与产出的具体数字,并说“是他们的质疑逼迫我记住这么详实的数字”。张艺谋也说,中国的文化产业刚刚起步,而且“印象系列不是复制,而是一个品牌,每一个地方都有他独特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不可以复制。并透露,印象系列还将继续,印象普陀马上要开工。
王潮歌:
劳民伤财?调查了再发言
今年1月22日,某网站论坛出现了一则题为《张艺谋不是救世主,不要盲目造“印象”》的帖文,认为“‘印象’搞乱中国,张艺谋‘功’不可没!”,并详细阐述了几点理由。
对于这一指责,王潮歌和樊跃两位导演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情绪激动给予了回应。
王潮歌说:“印象刘三姐的观众,甚至比游漓江的人还多,7年演了2000多场,目前观众人数每年都在增长。现在每场能容纳3700个座位,每张票都在200元左右,2003年时投资7000多万,按照这个比率,好几年前成本就回来了。更何况,整个阳朔的GDP,有一部分就是靠我们支撑的,那个地方现在有近10万人靠《印象·刘三姐》产生的就业机会生活。”
王潮歌还说,“印象丽江”,2009年演出927场,一天3~4场,坐席1500多,今年达到2700多个,净利润7300万,成为当地非常棒的一个企业,非常了不起,“我回去看的时候,发现不少演员都买了汽车,还有专门的演员停车场。”
王潮歌介绍,“印象海南岛”,年度数字还没有汇总上来,但相信,随着海南被列为国际旅游岛,观众人数一定还会急剧增长。
张艺谋:我们不是复制是在创新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由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主持,她要求张艺谋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回答关于印象系列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张艺谋说,从国家到各个地方政府都在喊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怎么发展,就是靠许多项目来发展,只要是利国利民的,就可以发展,就可以推广。张艺谋认为,只要遵守法律,确保环保,有利于产业发展,就可以上这些项目。“印象系列是个很好的范例,我们所有的演员都是农家的孩子,最后通过印象系列,变成了艺术工作者,这是多好的事情。”
张艺谋还说,印象系列也是一个品牌,但不能说是复制,因为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风土人情,我们不是复制,我们是在创新。
樊跃: 谁提散伙 谁就小气
之前有报道称,“印象系列”本来是王潮歌和樊跃的作品,但张艺谋认为有利可图,所以要求加入其中,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王潮歌和樊跃单独完成的。
对于这一传言,王潮歌和樊跃昨日同样给予了反驳。王潮歌表示,张艺谋因为很忙,所以的确不是三人团队中冲锋陷阵在一线指挥的那个人。“我们一般都是开会,每个艺术家其实都有创作的迷茫期。而张艺谋的作用,就是在我们俩处于迷茫状态时,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让我们突然开窍,产生灵感。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很可能会无限期地合作下去。”
相比而言,铁三角里最沉默的则是樊跃,但他一开口就让人印象深刻:“我觉得,我们三个人,是谁也离不开谁的状态。 所以,我也认为我们三个不太可能分开,谁提散伙,谁就小气。”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