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网海口4月14日讯(记者 陈发卿) 多年来,海南省坚持“生态立省”战略,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通过加强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把好经济增量的节能环保准入门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2009年,海南全省生产总值16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5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44元,实际分别增长9.6%和9.2%。与此同时,该省去年,该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0.851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2.78%,能耗指标下降幅度是“十一五”以来最大的,超额完成了年度节能目标,“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为62.7%。
2009年,海南省财政安排的省节能专项资金比上年增加了30%。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800万元用于支持节能改造,淘汰了4条立窑水泥生产线,推广使用100多万只节能灯,改造300多辆公交车使用LNG燃气,推进企业用能系统和老旧电梯节能技术改造、余热余气利用、节能技术推广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
海南省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废水循环系统和生化处理系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生产。全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10.03万吨和2.14万吨,比2008年分别下降0.4%和1.4%。据了解,该省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15个,14个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达73.5万立方米,比2008年增长74. 6%。
目前,海南城市(镇)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级,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状态,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保持良好。
去年以来,海南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海南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海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服务型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积极开发低碳旅游新业态,调整和形成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结构,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今年,海南省财政预算安排加上其他渠道筹措的节能专项资金将比上年增加60%,省中小企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也将对节能给予倾斜支持。节能专项资金将重点支持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发展新能源产业和循环经济。同时,重点实施十二项环保、新能源工程建设。包括推广太阳能利用、冰蓄冷、节能灯等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行在公共建筑和新建12层以下民用住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确保100兆瓦太阳能电池一期建成、二期开工,稳步发展风电,确保东方2个风电场建成,新增农村户用沼气4万户,加快6万吨生物柴油产品在省内推广使用,开工建设10万吨燃料乙醇,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确保25个污水和21个垃圾处理项目及配套管网竣工使用,完成造林11.7万亩等。今年末,海南力争使全省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由目前的30.6%提高到35%左右。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