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在海南考察时强调
扎实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五月三十一日,王岐山(左二)在海南省规划展览馆考察。本报记者 宋国强 摄
本报三亚6月2日电(记者谭丽琳)5月31日至6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我省考察旅游工作。他指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是中央从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目标。他要求海南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扎实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使海南旅游业走在全国前列。
这是王岐山自2003年4月临危受命从海南省委书记任上调任北京市代市长后,首次重返海南。考察期间,王岐山一行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卫留成的陪同下,先后深入我省的海口、三亚、琼海、陵水、保亭等市县考察旅游景点景区。王岐山对海南近年发生的巨大变化深感欣慰,对海南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每到一处旅游景区,王岐山都详细了解生态保护、旅游业规划、旅游市场秩序、客源组成等情况。他说,加快发展旅游业是适应当前中国进入旅游消费快速增长“黄金期”的需要,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长远之策,对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已经明确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方针政策,他希望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努力把旅游业这个新成长点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王岐山强调,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省各族人民和各级党委政府肩负的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要坚持科学规划、聚精会神、质效优先搞建设,突出海南独特的自然风貌、气候资源和厚重的历史人文特色,走内涵式、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大力推进旅游业改革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和组织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抓好旅游业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突出抓好旅游“软环境”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游客需求,从点滴和细节入手,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省规划展览馆是王岐山考察的首站。展览馆内陈列着300多平方米的海南岛大模型沙盘,上面布满郁郁葱葱的“森林绿地”,清清的“河流湖泊”犹如丝带和明珠点缀其间。虽然只在海南工作了短短5个月,王岐山几乎把海南的市县走了一个遍。俯瞰沙盘看到熟悉的海南青山绿水时,王岐山关切地问起了松涛水库、尖峰岭以及海口的红树林的保护情况。2002年11月就任海南省委书记后,王岐山多次强调生态是海南人民的生命线,是海南经济发展的前提,要把海南建成全国人民的度假村和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他曾实地考察过松涛水库上游水域遭受污染情况;他曾严厉批示采石场破坏尖峰岭原始生态的问题;他曾“微服私访”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被低水平开发破坏的问题——“生态环境是海南的生命线”仍然是王岐山在此次考察中反复强调的话题。他要求海南各级政府要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合理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王岐山强调,发展旅游业特别要注重改善民生,解决好“三农”问题。在陵水雅居乐清水湾度假区考察时,王岐山语重心长叮嘱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和企业负责人,要通过加强职业培训等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吸纳当地居民尤其是被征地农民就业,真正将发展、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
在调研中,王岐山要求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积极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发展。
完工于2007年12月的大隆水库是一项集防洪、供水、灌溉和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今天王岐山专程前往大隆,察看了这座造福周边7万群众的水库。在海南工作期间,王岐山积极推动了大隆水库的立项,但没等到水库动工,他就调离了海南。站在水库大坝上,望着波光潋滟的湖水,王岐山满怀深情地对随行人员说:“此次重回海南就是想回家看看。”
参加调研的有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国务院副秘书长毕井泉,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
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江泽林,省委常委、秘书长许俊,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谭力,副省长姜斯宪,省长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分段或全程参加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