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国际旅游网6月8日消息(林慧):在海南儋州八一总场的英岛山下有这样一个地方,它形成于140万年前,经历漫长的演变,造就了独特的岩洞奇观。这就是被称为海南第一洞的石花水洞。近日,海南岛国际旅游网组织网友前往石花水洞采风游览,奇妙的自然景观让采风团成员手中的相机快门响个不停。
八一石花水洞地质公园距离儋州市区28公里,距海口市160公里,是海南省第一家省级地质公园,八一石花水洞地质公园以其石花水洞景区闻名遐迩,景区占地面积436亩,处于地质公园的核心保护区。
石花水洞由旱洞和水洞两部分组成,总长约5公里,其中旱洞长约2公里,水洞长约3公里,洞道系统复杂,奇景美轮美奂。目前旱洞已开发550米,内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旗、石瀑布、石舌、卷曲石、文石花、单晶方解石花等极具观赏和科学价值的地质景观和遗迹,尤其是洞内发育生长的“一石二花”卷曲石、文石花、方解石晶体花及其组合堪称国家级珍品、世界一绝。
伴随着工作人员的介绍,各位网友们手中的相机卡嚓咔嚓拍个不停,用自己独特的视觉角度记录一个又一个令人惊艳的景观。
曲折蜿蜒的水洞更是光怪陆离,乘船穿梭其中,更添一份神秘,让人遐想万千。据了解,水洞目前已开发350米,经人工修整,目前已与洞外的英岛湖连通,工作人员介绍说:“传说这里曾为南海龙王的行宫,闲暇时,龙王会率众虾蟹从水下进入旱洞休憩。”
工作人员介绍,石花水洞中的石笋每100年才长1公分,而水洞中的石笋高的已约有2米,石花水洞的历史之悠久引起众人阵阵惊叹。而盛放方解石晶体花的“聚宝盆”、自然描绘的“九龙壁”,栩栩如生的“大象吸水”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八一总场场长罗永华告诉记者,石花水洞地质公园的建立和景区开发颇具传奇性,现石花水洞景区所在的英岛山,从50年代开始便一直有开采石灰石矿的活动,石花水洞是工人在1985年采矿时偶然发现的。由于开矿破坏了石花水洞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八一总场每年都会投入几百万元的专项经费用来保护植被和石花水洞的原生态。
据悉,目前所发现的所有溶洞均为由上而下滴水形成,但经中国溶洞协会的专家考察认定,海南石花水洞是经过由下而上的蒸汽作用形成,这一结论使石花水洞成为世界罕见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