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安:打造定安美食精品 融入国际旅游岛建设
定安:打造定安美食精品 融入国际旅游岛建设
来源:南海网     作者:许馨尹    2010-06-13

美景美食待宾朋

 

——定安挖掘美食文化融入国际旅游岛建设纪实

 

南丽湖、文笔峰、母瑞山。提起定安,人们自然会想到这些美丽的地方。

 

然而,人们或许没有想到,这个离海口只有半个小时车程的地方,除了美景,还有很多特色的美食。数得出来的如白切定安鹅、翰林焖猪蹄、定安粽子等等。这些美食飘着清香,让人流连。

 

定安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资源,深入挖掘美食文化,打造美食精品,以实际行动融入国际旅游岛建设。13日开幕的首届定安端午美食文化节,目的就是把定安美食文化发扬光大。

 

美景美食结合 丰富旅游内涵

 

定安,具有700多年的建制历史,人才辈出。明代南京礼部尚书王弘诲、明清两代海南唯一的探花郎张岳崧、清代大理寺卿王映斗;更有革命圣地母瑞山培育出来的琼崖革命的一代精英。

 

定安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更有十分丰富的美食原材料,以及依托特色所开发的特色菜肴。

 

“国际旅游岛建设不仅要把美景打造好,美食也需要好好包装,否则旅游产品就不够完善。举办美食节就为了使美食与美景结合得更加美好。”定安县委书记孙颖对记者说。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建设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产品,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为了贯彻国务院意见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定安以实际行动融入国际旅游岛建设,主动谋划并举办首届端午美食文化节,挖掘本地美食精品。

 

今年4月,定安县委、县政府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美食推选、评选活动,让全社会都来推选、评比定安美食,并邀请摄影家对每一种美食进行拍照,搞摄影比赛,提炼本地美食精品,提升本地特色菜肴的知名度。通过挖掘,目前定安已评选出翰林焖猪蹄等十大特色菜肴、十大特色小吃、十大特色农副产品,并提炼出一批美食精品。

 

除此之外,今年,定安县委、县政府还在定城镇沿江二路、文明路、文体路搞起美食一条街,将45家小吃店聚集在一起,覆盖全县30多种特色菜肴,供游客品尝,宣传和推介定安美食。

 

今年首届端午美食文化节期间,定安还举办琼剧表演周、特色农产品展、自驾游、龙舟赛、千人席、万人养生拳表演等活动,端午节当天还将举行总投资额达46亿元的30个重点项目的开工仪式。

 

孙颖说,举办美食节可以很好地宣传和推介定安美食,提升定安美食的知名度。

 

同时可以借机提升定安餐饮文化品位,提高菜品的含金量,增强美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并紧密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这一契机,推广运用现代管理和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定安餐饮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发展品牌企业,创新特色菜品。

 

立足资源优势 打造美食品牌

 

自古定安多美食。700年前,定安就曾设州建制,开始聚集人气,同时也催生了当地美食的发展。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和烹饪技术的改进,养在深闺的定安美食渐渐为众人所知并接受。翻开新编《定安县志》,可以看到专门介绍定安有关美食的内容,包括定安骨头汤、炒粉、腌粉等20多种美食。

 

定安无海,然而大自然赋予定安这块宝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产生活环境。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如春,田畴似锦,花果飘香。定安富氧离子含量高,境内久温塘火山冷泉,是目前国内发现最大的冷泉,湖库、江河水质达国家一类标准。同时,定安距离海口30来公里,与省会海口同城,又在东线高速公路边上,交通十分便利。

 

[page]

 

更令人欣慰的是,老天爷还给予定安大地丰富的硒元素。定安县富硒土壤面积达596.64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壤面积的50%。广大的富硒土地,所出产的圣女果、豆角、芋头梗、萝卜、南瓜叶等瓜菜,以及大米黑猪等本地特产,富含硒等微量元素,食用有益健康。

 

定安物产丰饶,曾是全国粮油糖猪销售先进县,定安鹅、定安黑猪、小黄牛等特产名扬岛内外。今年,定安鹅又入选《国家禽畜遗传资源名录》。

 

定安县委副书记、县长符立东说:“历史悠久、原材料丰富独特、区位优势明显,为定安美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同时也带动了全县美食产业的迅速发展。”

 

近年来,在定安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进下,生态美食、特色美食、养生美食逐步在定安形成,并且形成独特的美食品牌。

 

在定安的美食中,南丽湖小母鸡、南丽湖沙蚌鱼、定安鹅等,都是原生态养殖,烹饪出来的菜肴可谓原生态。菜包饭、苙等美食受历史文化的影响,美味可口,颇具特色。此外,文笔峰位于定安境内,多年来受道家文化影响,定安美食还十分讲究养生,讲究清淡,也正如此,定安成为长寿地区,2009年统计全县90岁老人1089人,其中百岁老人22人。

 

如今,定安已形成了以定安黑猪骨头汤、白切定安鹅、仙沟小黄牛肉火锅、坡寨浓香羊肉汤锅、定安鸭饭等为代表的定安特色菜肴,因其味道鲜美,历史悠久,因而风靡岛内外,让游客流连忘返。

 

做大美食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我们挖掘本地美食,就是为了促进百姓增收。”孙颖说。

 

2008年底,定安县政府出台了《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投资的若干意见》,对粽子等地方食品加工业,凡申报QS认证和产品商标并获批准的,县政府将奖励资金并承担申请费用。很快,定安新泰来餐厅等7家肉粽企业及时申领了QS认证,并获得政府扶持。同时,政府对本地十大特色农副产品生产企业给予技术、贷款等方面的扶持,并在塔岭专门规划出小工业园区,规范企业的生产工艺和包装,为企业开辟销路,解决产品销售问题。

 

同时,定安县政府部门还积极与家乐福、大润发等超市对接,引导定安肉粽企业把肉粽送进超市销售。养在深闺的定安黑猪肉粽开始走向县外,销量大增,带动了整个肉粽产业的发展。每年仅靠粽子这一项,定安百姓就有至少500万元收入,促进了百姓增收。今年端午节未到,定安已有50万个粽子销售出去,30多家肉粽企业所接到的订单已超过100万个。定安新泰来餐厅老板刘会明因接粽子订单多,每年需要大批工人绑粽子,端午节期间该企业就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难题。

 

定安黑猪肉品质好。定安县政府部门除了积极引导让黑猪肉进超市销售外,还鼓励包括定安老板在内的省内外餐饮老板在海口开定安骨汤店,如今在海口已有几十家定安骨汤店,带动了定安黑猪的销售和养殖,促进了百姓增收。

 

今年五一小长假,来自北京的陈星宇与朋友一块到定安县翰林镇参观亚洲榕树王,并品尝了翰瑞酒店的翰林焖猪手。他惊喜地发现,这种猪蹄味道鲜美、肥而不腻,连续吃了2天还想再吃。临走前,他还将翰林焖猪手打包回北京,好让亲朋好友也品尝品尝。翰瑞酒店老板潘正佳告诉记者,自从翰林焖猪蹄被评为定安十大特色菜肴后,到翰林品尝猪蹄的游客明显增多,翰林地区的猪脚变得好卖起来,百姓养猪变得更加积极了,同时他所经营的饭店生意也越来越好。

 

今年,定安又结合刚评选出来的定安八景,开辟了红色、古色、绿色3条旅游线路,并计划在这3条旅游线路中建多家农家乐,让游客在畅游古色古乡——百里百村感受定安特有旅游资源的同时,又能品尝到翰林焖猪蹄、白切定安鹅等特色美食,从而带动百姓致富,让百姓真正享受到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好处,感受到举办美食节的好处。

 

据悉,定安已规划在塔岭新区和大仙沟片区各建一条美食街,将国内外美食都汇集到美食街,将定阳古城打造成为真正的美食城,让宾客只要到这里就能遍尝全国美食。 (本报定城6月12日电)

 

本报记者 洪宝光 特约记者 傅林 通讯员 林先锋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