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里田畴稻花香
——走进定安“百里百村”文明生态村
稻花飘香,椰树摇曳,槟榔挺秀,古朴静谧的农家小院点缀其间,蜿蜒的村道干净整洁,两侧种满了杨桃、荔枝和菠萝蜜等热带果树,6月23日上午,本报记者一走进定安“百里百村”文明生态村之一的岭口镇大塘村,便陶醉在这绿意葱茏、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之中。
虽然还不到上午11时,但不少村民已早早收工回来,聚在村里的茶店,喝着老爸茶,一派悠闲安逸的生活场景。
建文明生态村不拆房子不砍树
所谓的“百里百村”文明生态村连片创建,是指以定城至中瑞60多公里公路为主轴,北起龙门镇,南至母瑞山革命纪念园,途经龙门镇、岭口镇、翰林镇、龙河镇和中瑞农场“四镇一场”,共100多个村庄。
据介绍,在百里百村的文明生态村片区内,定安县委、县政府充分叠加了南建州古韵、母瑞山琼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经典、以及久温塘热带海岛冷泉、翰林亚洲榕树王、火山岩原生态热带植物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提炼出了古色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的概念,意欲通过文明生态村建设,将“百里百村”打造成海南的原生态乡村休闲基地,并以此带动百姓脱贫致富。
坐在村里的老爸茶店,大塘村65岁的村民周显金告诉记者,没有创建文明生态村前村子里很脏很乱,不通水泥路,车子也很难开进来。“建设文明生态村,我们都非常支持,家家户户都参与,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周显金说到这一脸兴奋。
抬眼望去满眼是绿。绿的树、绿的草,微风吹过,飘来淡淡香味,杂糅着菠萝蜜的香甜和槟榔花的清香。周显金指着路边的树说,修路没有拆过一间房,也没有砍过一棵树,为了保住这些树木,县里的干部不止一次改图纸,让村道拐弯给树让路,实在不行才将树移走,但决不乱砍一棵树。甚至路的宽窄还由树的间距来决定,“你看,这条路不是一段宽一段窄嘛。”
岭口地处火山岩地区,火山石资源丰富。记者看到,火山岩石也成为这里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重要元素,路基、小径、围墙……用的都是火山石。村民说,这既节省费用,又别具一格。沿着弯曲的村道,记者驱车过了一村又一村,槟榔树、橡胶树、荔枝树、菠萝蜜树……迎面而来,真是人在画中游,画在心中留。
定安县委书记孙颖说,自2007年以来,定安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大力整合交通、民政、发改、扶贫、农业等涉农资金,采取“五个一点”共投入8700多万元,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推动了母瑞山革命老区“四镇一场”“百里百村”100个文明生态村成功连片创建,“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创建文明生态村, 立足各村实际情况,做到不拆房子不砍树,充分讲究原生态,使其成为低密度、高生态的绿色长廊,真正打造出古色古乡‘百里百村’的品牌,成为定安八景之一。”
让老百姓得到真金白银的好处
让老百姓通过建设文明生态村,不仅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同时得到真金白银的好处,是定安“百里百村”文明生态村创建一大亮点。今年4月,省委书记卫留成在定安实地走访了“百里百村”后,对这一文明生态村创建方向给予高度评价。
据孙颖介绍,定安在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中,一手抓环境整治,一手抓生产,因地制宜发展“订单农业”,做大优势产业,开通海南槟榔网,帮助农民扩大槟榔销售渠道和空间。采取“公司+农户”为模式,成立了“南建州乡村休闲游农业合作社”,挖掘和整合定安文化、民俗、原生态、农业、休闲养生资源,开发了具有古色、绿色和红色的旅游线路。为了方便游客进出,县委、县政府还投入7万元起14块钢质永久性路牌,使文明生态村村村相通的复杂路段有了明确的标识,并力争使每一条旅游线路搭配完美,把美景和特色美食紧密结合在一起,给村民搭建起了创业致富平台。
6月23日中午,艳阳高照,热浪滚滚,但一走到翰林镇后岭村古榕树下,顿觉凉气袭人。这棵被称为“亚洲榕树王”的古榕已有800年历史,笼荫百米,遮天蔽日。记者看到有不少省内外自驾车辆进村,他们或到榕树下喝茶,或爬上后岭欣赏田园风光和古榕奇观。如今,这里已成为海南自驾游的新景点之一了。
络绎不绝的游客让村里的“榕树王农家乐”老板邓才秀一脸喜色。他告诉记者,村里建成文明生态村后,他就瞄准商机,开办了这家农家乐,把赏榕树王和品翰林焖猪蹄作为两大卖点,每天招待慕名而来的客人喝茶、吃饭,随着游客增多,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在“百里百村”的文明生态村中,像邓才秀这样的村民越来越多,他们依托本村特有旅游资源,办起了农家乐、家庭旅馆。在著名的久温塘火山冷泉所在地龙门镇,村民李国文亮出本地出产冷泉鱼、槟榔鸡开起了冷泉农家饭店,每天至少接待10桌游客,生意甚至比镇上的饭店还要火爆,不仅解决了一家大小的就业,还给在店里帮忙的其他村民开起来工资。
在文明生态村根本的创建中,除了从旅游业中受益外,不少村民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通过组织农业合作社,加工开发特色农产品而致富。
大塘村村民周传钦是一名槟榔加工专业户,他借助本地盛产槟榔这一特色,组织村民成立了“道道顺”槟榔合作社,从事槟榔加工销售,做大槟榔加工产业。如今,道道顺合作社每年至少收购百万斤槟榔,仅此一项,每年至少解决100多名村民就业。不仅带头人周传钦购买了轿车、多辆运输车,合作社的其他村民也纷纷盖起了“槟榔楼”、购买了摩托车。
成立于2007年的翰林绿果槟榔专业合作社是翰林镇著名的专业合作社,两年多来通过开发槟榔花茶和槟榔花酒,带动全镇槟榔种植户增收2000多万元。所开发的槟榔花茶和槟榔酒供不应求,甚至远销上海、北京等地。
据记者了解,百里百村文明生态村创建以来,当地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到12.2%。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