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农民世博会上奏“八音”
海南民间艺术家展风采,澄迈16位农民倾情演出《海南故事》,黎家山歌唱响宝钢大舞台8月7日,上海世博会海南活动周演出《海南故事》。本版摄影:本报记者李小岗
世界小姐站在海南花车上招手致意
海南花车巡游队伍向中国馆方向行进
本报上海8月7日电(特派记者许欣刘艳)他们放下手中的农活,掂起自制的椰胡,来了;他们把渔网丢在船上,怀抱自制的木鼓,来了……对于海南的民间艺术家来说,到上海世博会一展才艺,不啻于一次“欢乐大动员”。
展现神秘“海南八音”
在《海南故事》民族民间民俗文艺表演区,来自于海南省澄迈县的16位农民登台表演了古老而神秘的“海南八音”。谈起“八音”,他们兴致勃勃地说,海南八音在唐宋期间出现雏形,在清代、民国以及解放后都深受民间艺术爱好者的欢迎。并随琼侨足迹流入东南亚各国。海南八音因采用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八大类乐器为:弦、琴、笛、管、箫、锣、鼓、钹。海南八音的乐曲异常丰富,按习惯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清音和戏鼓四类。
“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没一个人上过音乐学院,能被选拔进上海世博园,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表演海南八音,都感到非常自豪。”这支八音乐队的队长徐济煌说。
渔民乐队献艺世博会
今天上午,记者在世博园宝钢大舞台看到,来自琼海潭门的一支乐队非常认真地排练着黎族民间传统乐器合奏节目,为下午的正式演出做准备。这支队伍由潭门一带的渔民组成。大家平时忙于出海劳作,一般是晚上集合排练节目。2007年,这支队伍参加一次全国性赛事获特等奖,受到国内知名专家的表扬。
黎家山歌唱响宝钢大舞台
被人称为“儋州山歌王”的牛玉乾嗓音甜美,她抱病登台,依然以独特的音质和浪漫的儋州调子赢得一片喝彩。
“节日来了,大家来喝酒,你的皮肤真好看,好像花梨木一样美……我来敬你这杯酒啊,以此表祝福……”来自白沙的黎族女子张桂英以她那甜美的嗓音高唱黎族民歌《敬酒歌》,虽然很多游客听不懂歌词,可依然被那真挚的情感而感动,自发地随着她的歌声打拍子。
海南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魏庆荔说,海南活动周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表演展现的是原汁原味、富有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来自海南12个市县的民间艺术家们呈上的节目都堪称精品。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