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幕中的中国馆(南海网特派记者刘艳想上海摄)

回顾:海南活动周间海南馆人气旺(南海网特派记者刘艳想上海摄)
南海网8月11日上海消息(南海网特派记者符泽亢报道)8月11日晚21时许,随着“三亚之夜”旅游推介展演谢幕,历时5天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海南活动周正式落下帷幕。
短短5天里,具有浓郁海南气息的特色文化演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旅游推广展示轮番上阵,在世博园里掀起了一股“海南热潮”。
海南馆: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
海南馆作为海南向世博会展示的主要窗口,海南活动周期间备受关注。海南馆馆长陈忠文告诉记者,在海南活动周期间,海南馆平均日接待游客超过6万人次。
据介绍,海南馆的主题是‘海南,让您的生活更美好’,通过“度假天堂”、“宜居宝岛”、“开放特区”三个部分展示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三大特色。
海南馆的创意设计高度浓缩了海南美丽的生态环境,采用了独一无二的丝线幕,把海南的蓝天、白云、阳光、绿色通过通透、轻盈的“U”型幕展示出来,让参观者犹如身在其中,感受名副其实的生态岛,并强调了美好生活共同创造的城市发展理念。
让陈忠文高兴的是,海南活动周期间,海南馆的人气更旺了,除了馆内容纳满场的游客外,馆外已排起长队。在参观的过程中,还不时地听到游客对展馆的设计赞不绝口。
文化大餐:5天55场演出30多万观众
400多名演职人员、5天时间、55场演出、30多万观众……11日下午14时,海南活动周的文化演艺活动落下帷幕。
最后一场歌舞诗《海南岛》演出圆满完成时,观众久久不愿离去。“5天的演出,无论是小演出台,还是大舞台,每天都是场场爆满。”海南省文体厅副厅长许振凌告诉记者。
很多观众都说,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海南。
据介绍,这次世博会的文化演艺活动除了展示海南迷人的椰风海韵,还有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许振凌说:“这次在上海世博会这个舞台上宣传和推介海南国际旅游岛,很多观众通过观看我们的演出、参与互动,深刻地感受到国际旅游岛饱含的丰富内涵。”

回顾:文化演艺《海南岛》演绎动人传说(南海网特派记者刘艳想上海摄)

回顾:宝钢大舞台文化演艺场场爆满(南海网特派记者刘艳想上海摄)
最大成果:国际旅游岛推介
在过去5天的上海世博会海南活动周中,海南打出了“国际旅游岛”品牌。
海南国际旅游岛推介会、专题研讨会、图片展、大型广场露天演出推介会等活动,全方位立体化推介并打造“国际旅游岛”品牌,通过原生态和现代时尚的海南特色歌舞表演,全景展现国际旅游岛新人文风貌。
海南馆馆长陈忠文说:“活动周中的宣传推介,海南最大的成果是做足了国际旅游岛推介的文章。”
专项推介会上,海南国际旅游岛相关政策、发展规划,推介旅游精品线路及产品等,充分宣传和展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魅力,进一步拓展长三角区域旅游客源市场。
专题研讨会上,省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探讨、学习和借鉴各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加快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进程。
推介展演上,海南美丽的阳光沙滩、独特的黎族苗族风情、热带海岛的独特魅力,吸引了更多中外游客游览世博,感受上海,度假海南。此外,海南省旅游企业在南京路上进行商品展示和资料发放,向上海的朋友发出来自海南热情的邀请。
世博启示:绿色生态环境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本届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在城市中心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展览,无论是它的举办本身对城市的短期影响,还是它生发的理念、技术、科学对城市演变发展的历史影响,都力求给城市留下一个适应城市未来各种发展可能的多样城市框架,这也是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充分思考后的一种自然选择。
城市,怎么让生活美好?上海世博会,能够给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中的海南,什么样的启示?
在陈忠文看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仅是拥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活设施、让人们在这个地方生活得到各方面的满足,比如,住房、购物、学校、教育、商业等,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各个国家馆所展示的城市建设的模式都把绿色、生态、环境放到很重要的位置,恰恰这也提示我们海南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注重环境,注重生态,要以天人合一的理念,去塑造一个城市。”
陈忠文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就蕴含着更美的环境,更绿色生活的意境。在海南活动周期间,海南省代表团一行实地考察了多个城市案例馆,听取相关情况介绍,学习先进理念,借鉴世博经验,并将城市建设的新科技、新理念运用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