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度假区
——详读《龙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龙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效果图
过去一周里,笔者在国信龙沐湾项目周边村庄采访,询问村干部有没有看过《龙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和效果图,他们都回答:看到了。笔者再问:未来的龙沐湾美不美?答:美,太美了!响地村支委林日攀谈到龙沐湾的未来,脸上浮现出幸福的向往:“效果图太美了,尤其是那八爪鱼酒店,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龙沐湾的将来会如此美丽!”
那么,10年、20年后的龙沐湾会是什么样子?到底有多美?让我们走近《总规》,倾听龙沐湾的美丽。
战略目标:
高品质国际度假胜地
“依托龙沐湾落日海滩、尖峰岭热带雨林和民俗文化,建设山海一体,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生态型、高品质的国际性旅游度假胜地。”这是《总规》第二条就明确规定的项目开发的战略目标。
“高规划、高标准、高绿化、低容积率,这是县委县政府对该项目的要求。”乐东县建设局局长黎兴洪告诉记者,乐东海岸线长84.3公里,分布着龙沐湾、龙腾湾、龙栖湾3个海湾,龙沐湾是乐东第一个开发的海湾,县委县政府对它寄予厚望,希望该项目能成为乐东海岸开发建设的标杆,以此提高整个乐东滨海度假区域建设的品味。作为项目业主单位,国信龙沐湾公司斥巨资在全球甄选著名的项目策划和规划设计单位,对项目进行高端的规划和设计。国信龙沐湾公司一负责人告诉笔者,“为了好中择优,我们举行了一次设计竞赛。最终,澳大利亚PTW公司的设计方案从4个参赛作品中胜出。”
白智平,澳大利亚PTW公司中国区执行董事,《总规》的项目总监,他告诉记者,为了编制好《总规》,他特意带着团队里20多人多次前来龙沐湾调查、走访,并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历时半年多,几经修改,《总规》基本定稿成形,并于2008年10月15日获得海南省政府批准。次年,《总规》被省建设厅评为规划一等奖。
突出地域特色:
山海共落日生辉
“龙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区范围是东至西线铁路,西至北部湾海岸,南至丹村河一带,北至岭头港,用地规模约34.16平方公里。”白智平介绍,规划区的协调范围更广,将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尖峰镇和佛罗镇共3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并纳入。
“要在这么大一个范围内开发,必须尊重这一地区的地域特色,否则,整个规划就会失去重点和鲜明的个性。”经过实地调研,澳大利亚PTW团队认为,龙沐湾地区最大的特色就是背靠青山,面朝大海,可以实现山海互动,还有就是它的位置处于正西方,与落日面对面,是中国最美的落日海滩。
“2008年初,我第一次到龙沐湾,发现当地自然风貌并不次于海南东部海岸的旅游景点,甚至它的某些局部地区资源更好,尤其是傍晚落日,变化多端、气势磅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丽。”白智平下决心,要将龙沐湾这种地域特色在《总规》里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总规》围绕着尖峰岭和龙沐湾的大海做出了许多独具匠心的设计,比如在全区域内引海水建成人工运河,形成海、河、内湖的景观。“龙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是随着建设的深入,逐步发展壮大的,因此我们以该地区的山水为依托,设计了1个极核+3个组团的城区生长结构模式。”白智平说,利用南边河、白沙河、丹村河等河流资源,在尖峰岭和大海之间架起一道山海相连的自然生态廊道,将海洋景观、岸线景观、河流景观、山体农田景观、城市景观融为一体,相互渗透。[page]
八爪鱼酒店夜景效果图
尊重本土文化:
黎苗风情伴潮生
更为重要的是,龙沐湾由于历史上没有经过大规模开发,这里保存着较为原生态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对外来游客别具魅力。且乐东黎族自治县还生活着18万黎族同胞和1万多苗族同胞,他们的文化瑰丽多姿,也是重要的人文景观资源。
“黎族是岛上的原住民,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他们曾经傍海为生,创造了黎锦、船形屋、竹竿舞等独特的民族文化。”白智平说,《总规》充分利用并挖掘了这一资源,提出以黎苗文化为主线,在区内规划建设黎族苗族风情村,通过他们日常的生活、劳作和娱乐,向游客展示他们本民族的独特文化。“在海南,黎族的重要聚居地在中部山区,海南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只有乐东在海边,原始雨林也多在中部山区。如果游客来到龙沐湾海边,在欣赏大海的壮阔辽远、落日的瑰丽绚烂的同时,还能品味到原汁原味的黎族苗族文化,看到神秘的热带原始雨林,那是多么奇特的感受。”
除了对黎族苗族文化的发掘之外,《总规》在佛罗片区和岭头片区保留当地居民原有村落聚居点四处,并尽可能保留农田、果园等代表农耕文明的乡村景观,即使需要动迁的四座村庄,规划也建议拆迁农民保留农民身份,仍然从事农林渔业,积极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热带果林等行业。
“我们在做规划时,就希望这个世界级度假区,有浓郁的乡村特色和田园风光,山、海、田、城等几种元素和谐相融。”白智平说,国信龙沐湾就是要为游客创造慢节奏的幸福感,不仅用眼睛去感受,还要用心灵去感受。
坚持生态保护:
大美三色扮靓龙沐湾
“绿的青山、白的云彩、蓝的海水,是龙沐湾的自然三原色,它们组合在一起,已经是一幅极其美丽的画卷。”白智平说,《总规》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保护好、发掘好龙沐湾地区的自然大美。
“项目的规划设计具有超前视野,也强调生态、环保等原则,公司在项目策划之初就强调提出要在保护中开发,着力于度假区的生态建设,杜绝破坏性开发。”国信龙沐湾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总规》的编制也体现了这一原则,如红线退让、设立禁止建设区、生态保育区等等,“除了八爪鱼酒店极少部分建筑靠近海边,度假区都在海边预留100米建设海防林。我们希望给子孙后代留一个生态系统发育完善、自然环境良好的龙沐湾。”
因此,《总规》将度假区39.56%的用地做为绿地,并进行了系统规划,以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作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设计了点状、线状、面状等不同形态的绿地,还明确要求,在建设用地之间,沿沟渠河流、道路边线留下充足的绿色空间(生态廊道),阻隔建设用地的无序蔓延,用绿色把城镇建设区与自然生态系统有机地联成一个整体。
同时,《总规》对度假区的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等等,都进行了环保规划。禁止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和其它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
度假区内的建筑物也自觉地向符合环保的方向去设计、建设,建筑材料将选用环保低碳的产品。如八爪鱼酒店,在屋顶设计铺装太阳能装置,以解决屋顶花园的照明问题;酒店整体设计通透,充分利用海风降温。白智平说,“在这个酒店的所有公共区域,都可以不使用空调,以减少能耗。”
八爪鱼酒店:
原始与现代对撞
一座伟大的建筑物,能倾倒世界各地的游客,比如帆船造型的悉尼歌剧院、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印度的泰姬陵等等,它们既展示着当地的文化底蕴,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外观形象奇特的八爪鱼酒店是国信龙沐湾项目不容忽视的美丽一笔!
酒店外观像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浮起了一只巨大的八爪鱼,身体上还扣着黎族捕鱼用的鱼篓。“这个设计灵感是偶然得来的,它可能和我与当时4岁的小女儿Rachel一起看海底世界动画片有关系。”白智平说,在考虑这座要建造在海边的酒店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要让这座酒店有着扑面而来的海洋气息,同时要展示当地的黎族苗族与自然抗争求生存的捕猎文化,于是,八爪鱼和渔篓就被象征地外化到了酒店主体造型中。
白智平介绍,“八只爪”功能各不同,前两只爪是休闲健身中心,中间两只爪是客房,后面两只是国际会议中心和餐饮区,而酒店水大堂的圆形环岛部分则是40米直径的海底全海景餐厅和水下蜜月套房。游艇可直驶入酒店中央的水大堂,渔篓造型的酒店塔楼顶层还有直升机停机坪,客人可从酒店直接上天入海!
酒店外观采用灰白两色,希望从色彩上逼真地表现出八爪鱼刚从海面升起,还带着水珠的鲜活感觉。从效果图看上去,整座酒店设计大胆巧妙,感觉既原始质朴,又现代浪漫。
作为设计者,白智平自豪地告诉笔者,酒店建成后会成为世界上又一著名海洋建筑和海南著名地标,让世界游客为之倾倒,纷至沓来国信龙沐湾休闲度假。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