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还有比我年纪大的老人吗?”
107岁阿婆李月英目前是临高博厚镇最长寿老人,接受采访时一语逗乐在场所有人
毕竟年岁大了,问起李月英阿婆的详细出生年月,阿婆都要和家人商量商量才能告诉我们。通过镇政府民政助理提供的登记簿,我们得知阿婆生于1903年8月,今年已107岁。近日,本报记者和临高县博厚镇镇政府工作人员一同来到临高县抱州村,看望阿婆。采访中阿婆迷迷糊糊地问:“海南其他地方还有比我年纪大的老人吗?”一语逗乐了在场的人。
基本没进过医院 阿婆最怕打针
前天下午,我们来到阿婆家中,阿婆正躺在厨房门口的长凳上休息,和阿婆做伴的是已经年过八旬的儿媳。
阿婆的听力比我们事先预计的要好得多,据她的孙子苏小新介绍,阿婆共有二男三女,小儿子在临高县城一所小学当老师,大儿子也就是苏小新的父亲已于2000年患病不幸去世。现在阿婆和大儿媳妇、孙子一起生活,平时生火做饭、更衣洗澡这些事都是她自己料理,稻米和平时吃的蔬菜都靠在农村的三个孙子提供。由于没有牙齿,她一般只煮稀饭吃,猪肉买回来,都是每天吃一小块,买一次吃好几天。
阿婆的大儿媳妇介绍,阿婆年轻的时候身体就特别好,极少生病。一起生活这么多年,只是有几次听她说胃有点不舒服,不过都不太严重,没专门去医院看过。“每次做体检的来,她都躲着不愿扎针。”和我们一同去抱州村探望阿婆的博厚镇镇政府民政助理林家桂介绍。
心灵手巧 针绣布帽为村中一绝
家人介绍,大概在阿婆17岁的时候,通过别人介绍,从临城一个小村庄嫁到了博厚镇抱州村,这一过来就是一辈子,90年里她从没有离开过抱州村。解放前,当地很落后,家里粮食根本不够吃,阿婆总是省着吃甚至饿肚子,从嘴里省点粮食给子女,阿婆勤勤恳恳,从没报怨过。
不仅如此,阿婆还是个特别开朗的百岁老人。虽然现在由于年岁已高,阿婆很少走出自家院子,但家里一有客人来,她总是很热情地到里屋拿凳子出来给大家坐。苏小新说,奶奶一直以来都比较爱说话,别看她年逾百岁,村里的事家里的事,她心里明镜似的清楚着呢。
阿婆还有一手绝佳的针线活,缝个衣服补个裤子随手拈来,更难能可贵的是,阿婆还会手工用针线制作布帽子。十几年前,苏小新他们几兄弟都有小孩了,阿婆总不忘记给新生的小曾孙、小曾孙女们用针线绣个花帽子,每人一顶。“那时三四天就能缝好一顶,现在不行了。”阿婆不住摇头,透露出几分岁月不饶人的感慨。
[page]
百岁阿公爱喝酒 早茶也来一小瓶
不爱“宅”家中,喜欢到老人之家看别人打麻将;原是建筑工人,现在每月还拿1500块退休工资
黄文存阿公今年100岁了,还是喜欢喝酒,3天一瓶。他喝酒有个习惯,每餐必喝,吃早茶也要喝。
阿公“玩性”大,不爱“宅”在家中,喜欢热热闹闹地喝早茶、品小酒,喜欢钻进老人之家看别人打麻将。
阿公爱干净,身体也好,100岁了还能自己洗澡。他原是建筑工人,现在还有退休工资,月入1500元。
3天一瓶酒,吃早茶也要喝
黄文存阿公今年100岁了,还是喜欢喝酒。他喝酒有个习惯,逢餐必喝,无酒不餐。黄文存从早上开始,就要喝酒,尽管控制着饮酒量,他还是3天就得喝掉一瓶酒。
“早上吃早茶的时候,他就要喝酒啦,自己拿着一个小号的酒瓶,倒满,去茶店一边吃早茶,一边喝酒。喝完酒,早茶也吃完了,然后就去看别人打麻将,到了中午,再准时回来吃饭。”黄文存的孙媳妇告诉记者,从她踏进黄家大门开始,阿公便一直这么爱喝酒。家里人都很心疼阿公,只要不是特别的事情,阿公愿意做,都会顺着他的心意。
百岁阿公还这么爱喝酒?确实是这样。记者日前在黄文存阿公居住的乡村老宅采访时,碰巧到了下午时分,目睹了阿公一边啃蟹肉,一边咂两口小酒的情景。阿公真可谓目无其他,吧嗒吧嗒地尽情享受着小酒配美食。
他到底喝的是什么酒?带着几分好奇,记者拿起瓶子看了看,是产自广东顺德的某品牌蛤蚧酒,酒精度数30度。“我们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喜欢喝这个酒,不过看着酒精度数不高,也算是药酒,就没有不让他喝。到底这个是不是对他身体起了保健作用,还真说不清楚,反正他就是一直好这口。”黄文存的孙媳妇碰巧也姓黄,孙媳妇如今也有了外孙。
耳聪目明,“检查”记者证件
如今虽已百岁,阿公还能自己挣钱呢!据了解,黄阿公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前往海口打工。那时候工作单位没有提供宿舍,阿公有时住在工地,有时候则每日往返海口市区和演丰镇之间。每日早早起床去海口,晚上很晚才能回到演丰,步行!
后来,阿公作为海南一家建筑公司的正式员工,开始常住海口,很少回演丰了。阿公育有二子一女,如今除了大儿子以外,子孙晚辈都在海口常住。而在上世纪80年代退休的时候,阿公工资还很低,现在随着年岁增长,已经提到了一个月1500元。
孙媳妇告诉记者,阿公现在百岁年纪,还是耳聪目明,正常说话他都能听见,眼神也好。可不是吗?当阿公询问孙媳妇,前来家中的是何人时,记者按照黄阿姨所说,将记者证递给阿公,他用海南话念到“新闻记者证”,点点头,左翻翻,后看看,才还回来。
常在村中“巡视”,问长问短
据了解,阿公是今年“五一”的时候,从海口市区盐灶路的住所,回到位于海口郊区的演丰镇博度村。“郊区的空气到底要比市区好一些,他现在身体已经慢慢恢复了。”孙媳妇告诉记者,“五一”前的那段时间,阿公在出门归家的时候,被大雨淋透,受凉感冒了。
感冒后,家里人将黄文存阿公送到医院去治疗。医院对他进行打针输液治疗,哪想到,毕竟是百岁老人了,经不起这番“折腾”,越打针,黄文存阿公的身体状况越不佳,之前还能自己走路,打针那段时间开始手脚发软,没办法正常行走。
征求过医生意见之后,阿公的孩子将他送回了演丰的老家,由大儿子和孙媳妇陪着,没再打针,只是坚持把医院配发的药吃完之后,靠自然疗养。几个月下来,阿公身体又好转开来,现在又能自己走路了。
“可能还是演丰这边环境好,家中老人就是宝,既然他在老家呆着身体好,我们就让他一直先在这边呆着。”回到老家以后,阿公还是很适应。村里还有好几个老人是90多岁,而他稍大一点,已经度过了自己的100岁生日。
因为这几天下雨的缘故,黄文存阿公出不了门。搁在平时,他可是要在村里“巡视”的,“遇见人都爱打招呼,年纪大的,他就懂是谁,碰到年轻仔,他就会问问,‘唉,你是谁的小孩,怎么没见过?’”——虽然阿公已经居住海口多年,但晚辈大多知道黄文存这位老人,便十分热情地自报家门。阿公呢,记忆力不错,常常是年轻人一介绍,他也就知道了十之八九,又开始跟人家闲侃。
不懂普通话,把电视当作公仔看
虽然不懂普通话,可黄文存阿公还是会看电视。“哈哈,这个可是他自己说的,他看电视就像看公仔一样,有人在动,其他的什么都不懂。”孙媳妇告诉记者,黄阿公看电视的时间,都是在深夜。因为他睡得早,半夜如果醒来,见有人看电视,他也会“凑个热闹”,坐在沙发上和晚辈一起看一会儿,还不时地聊聊天,“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看一会觉得累了,又自个儿跑去睡觉。”
除了这种纯粹的“看”电视以外,阿公就很少“宅”在家里了,他虽然能够识字,却不像很多老人那样喜欢看报纸,他比较爱在户外活动。
黄阿公最喜欢的是看别人打麻将,一看就是小半天,恨不能找个机会上去亲自搓两把。毕竟年岁大了,阿公还是旁观的时候居多。
爱干净,每天至少要洗上一次澡
如今衣食无忧,子女小辈又很关爱,阿公有时候不如意了也会发脾气。除了今年五六月份刚从海口到演丰养病的那段时间,那时他可“乖”了。
现在阿公身体又恢复了,遇到有时候晚辈不让他做什么事情,他也会发脾气。“这可不是坏事,他发脾气说明他身体又恢复了,刚回老家调养的时候,他都没力气发脾气呢。”黄阿姨笑着说道,现在阿公又恢复起来,能自己吃饭,走路,跟人聊天,一切正常。
不仅如此,阿公还能自己洗澡。黄阿姨告诉记者,阿公特别爱干净,只要身上出了一身汗,他回到家就要把衣服脱下来,换新衣服。稍早几年,阿公一天能洗3次澡。现在,他也至少一天洗一次,通常情况下,只要家里人把洗澡水等备好,他都是自己洗。
爱喝骨头汤,吃饭时间雷打不动
黄阿公现今的饮食,已有着很强的规律性,牙齿功能越来越退化之后,阿公开始有了个特殊的饮食爱好,就是喝骨头浓汤。“基本上每天都要炖骨头汤加菜给他喝,他身体还不错,都是自己吃饭喝汤喝酒,其他的菜食,只要他能吃得动,基本上也都吃,不过还是海鱼多一点。”黄阿姨告诉记者,家人选择骨头汤给阿公喝,主要是考虑到阿公年岁渐高,骨头开始变脆,经常喝骨头汤,好给阿公补补钙。所幸的是,阿公也不挑食,骨头汤就骨头汤,只要有酒喝,其他的饭菜都不挑剔,怎么吃都是香,胃口那叫一个好!
吃饭时间对阿公来说可是雷打不动的,日前采访时,阿公孙媳妇和记者聊天,做饭稍晚,眼看到了5时30分,阿公看看表,略带几分愠色地告诉孙媳妇,“5点半了,要吃饭了。”然后就坐在床边,等着。看到菜酒上齐,阿公又自顾自地享受起来。
以前烟酒都沾,后来狠心把烟戒
黄阿姨告诉记者,黄文存阿公以前烟酒都沾,后来年纪大了,烟抽多了,老咳嗽。家人劝劝他,阿公自己一衡量,一狠心,硬是把几十年抽烟的习惯给戒掉了。
只是,烟戒了,酒无法戒。好在阿公喝的是药酒,又那么喜欢,晚辈只要任着阿公的喜好,让他顿顿小酒。不过,大家还是作出限制条件,不再让阿公自己去批发成箱的酒。
“盐灶路离新港码头比较近,要放前些年,他还自己去成箱地批发酒喔!”黄阿姨介绍,黄文存阿公在新港码头批发到成箱蛤蚧酒后,就自己叫三轮车运回家。后来出于安全考虑,也是为了控制阿公饮酒量,晚辈们和阿公达成协议,大家保证及时给他供酒,但不允许阿公自己去批发。“管他呢,反正有酒喝就行”,阿公痛快地答应了。
除了饮食,阿公生活同样是充满规律性,每天晚上,吃过晚饭,稍作休息,晚上8时左右睡觉。早晨五六点钟,自个儿起床,出门喝早茶,去老人之家逛一逛。中午11时30分左右,回家吃饭,然后休息、调整、放松。下午则是到了5时30分左右,准时吃饭。
五世同堂,吃团圆饭时分外开心
见到黄文存阿公的那天,海南的强降雨天气还没有结束,他的大儿子和孙媳妇陪坐在房内,阿公则百无聊赖地躺在床上。末了,他还抱怨了一句不称心意的“鬼天气”——“白天下雨,晚上也下”。
躺了一会,阿公实在无聊,手一撑,身子一晃,又坐起来,双手撑着床沿。
“干什么呢?”孙媳妇用海南话问道。
“没事,躺累了就起来坐一会儿。”阿公答道。
“他就是这样,老小老小,老人年纪越大,越像小孩子脾性。”孙媳妇笑着告诉记者,黄阿公现在“玩性”越来越大,喜欢走走转转,坐在村口的榕树下乘凉,和村里其他的阿婆阿公聊聊天,兴致来了,还互相讲笑话,互相逗乐,笑得开怀。
黄文存阿公的孙子抱上了小外孙,算下来,老人家已经是名副其实地五世同堂了。听见孙媳妇用海南话讲起这些,黄文存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据介绍,在海口的时候,阿公经常被女儿和二儿子带去宾馆酒店吃饭喝茶,过年吃团圆饭的时候,一大家人也是在宾馆吃年夜饭。阿公呢,自然成为焦点,喜欢这环境,这氛围,和子孙晚辈觥筹交错,乐哉美哉。(记者 刘江浩 文/图)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