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亚文化产业:民营资本进入掀起“蝴蝶效应”
三亚文化产业:民营资本进入掀起“蝴蝶效应”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王吉拉    2010-10-31

  编者按10月29日,省委召开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正式吹响了全省文化改革发展的冲锋号。为了给我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鼓劲加油,为海南文化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本报今起开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产业发展”专栏,全面报道我省在文化体制改革上的重大举措和动态,敬请关注。

  从2003年开始,三亚8年之间五办世界小姐总决赛,成为世界小姐名副其实的“家外之家”;创办仅仅3年的三亚市艺术团两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其引进民营资本、改革管理机制、坚持艺术创新等办团经验,得到了中宣部的肯定;南山文化旅游区主打“文化旅游”品牌,成为当前三亚游客流量最大的景区……

  在旅游业迈向国际化的征程中,三亚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引导民营资本介入文化产业,支持文化企业改革和创新管理营销机制,将天涯文化内涵注入旅游之中,从而进一步缔造三亚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品牌资源价值,让更多中外游客畅享“永远的热带天堂”的旖旎景致。

  民营资本进入掀起“蝴蝶效应”

  过去,三亚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多由财政支持。从2008年开始,三亚积极探索更多新的文化活动举办模式,携手企业运作大型文体活动。三亚开始向“输血式”文化产业路径说再见。民营资本的介入激发了强烈的“蝴蝶效应”,三亚的文化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不仅仅是文化活动,在文化场馆的建设方面,更多的民营资本也参与进来。三亚市艺龙文化艺术发展公司和三亚市碧海蓝天住宅小区一起,打造三亚市首家民营美术馆——碧海蓝天美术馆;三亚一方百货广场商贸有限公司拿出3000平方米的铺面,积极培育三亚市首个真正意义的古玩书画市场,等等。

  三亚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人认为,政府部门已经整合多方社会资源发展文化产业,跳出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观念,把企业对文化的追求和企业自身形象的展示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举办大型文体活动的新路子。

  引进文化品牌激发产业活力

  近年来三亚还积极引进高端的“文化品牌”,进一步激活三亚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三亚引进的世界小姐总决赛不仅仅是一个娱乐品牌,更有其独特的影响力。在世姐赛的带动下,更多的文化产业企业争夺三亚市场———和舞台演绎有关系的文化企业来了,在“世姐秀场”美丽之冠会展中心经营大型超级美秀表演;和创意文化产业有关的企业来了,中兴通讯在三亚开办了研究机构;省动漫产业基地落户三亚,麦兜动画系列第五部正在三亚进行中后期制作……

  三亚市文体局局长廖民生表示,与高端文化品牌相辉映的是,三亚近年来也在积极培育本土的文化产业发展。从2009年初开始,“颂祖国·赞三亚”大型广场文化活动,每周一次在鹿回头广场上演;三亚“红歌会”上,中外友人一起高唱中国革命传统歌曲……三亚文化产业的大观园中,百花齐放,生机勃发。

  发展文化产业助推旅游快车

  三亚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否围绕旅游做文章,是文化产业从业者一直考虑的问题。南山文化旅游区、槟榔河文化旅游区等旅游景区的建设,正在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有效对接。

  当前,三亚市正在借助世界小姐总决赛、新丝路模特大赛、海天盛筵展览、国际沙滩艺术节、国际沙排巡回赛,以及传统的三月三、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南山长寿文化节、大小洞天龙抬头节等,从而建立起涵盖美丽时尚、体育休闲、影视艺术等类型的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供中外游客体验。

  “文化软实力”

  夯实城市品牌资源价值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当前的三亚正在谋求更大的发展平台和空间:着力增加旅游服务等支柱业的文化内涵,提升其素质和品质;着力推进重大文体赛事活动,形成美丽产业、休闲体育产业、创意产业、影视产业等新的产业群;着力培养创新文化产业的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吸引一大批文化艺术名人到三亚兴办工作室;着力引导文化投资热潮,形成新的资本聚集模式。

  无论是南山的“文化旅游”,还是槟榔河的黎族传统文化;亦或是正在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崖城历史文化名镇,进行选址动议的落笔洞历史文化旅游区……每一个推进的文化产业项目布局,都是已经超越了单纯依靠三亚的自然风景的局限,而是在利用“三亚文化”做文章。

  三亚市副市长李柏青认为,当前三亚的文化产业,已经开始实现与度假、体育、时尚等产业相融合,成为城市经济实现新一轮增长的强劲引擎。在举办多项重大赛事的同时,三亚方面会积极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新的、值得推广的价值观。当更多人接触并且接受“三亚文化”时,那么三亚也就由此进一步夯实城市主题文化的体系,进而创新和实现新的城市品牌资源价值。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