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山:传播海南旅游业的“文化意识”
南山:传播海南旅游业的“文化意识”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陈曼莉    2010-11-03

  15年间,南山从一个人造人文景区成长为中国知名的佛教文化旅游区

  文化意识成就标杆景区

  本报记者 张谯星

  

 

  三亚南山景区一角。 本报记者 苏建强 摄

  本报记者 张谯星

  15年前,南山景区开工建设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短短15年里,南山不仅与长城、兵马俑等景区一同跻身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也成为海南景区的标杆和符号。

  现在,南山几乎成了游客来海南后必去的景区。这里不仅是海南旅游业的窗口,更向世人传播着海南旅游业界的“文化意识”。

  景观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南山是我国最南端的佛教文化旅游区,数十亿元的投资让原本没有任何建筑物的山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拥有108米海上观音、金玉观世音、“天下第一龙凤砚”等3个“世界之最”级景点。

  然而,南山景区并不是坐等着游客上门来,而是开始了让景观成为文化旅游景区的浩大工程。

  南山文化旅游区在选项、立项和规划设计时,国内旅游业正在处于人造景观蜂拥而上的狂热之中。迪斯尼乐园、华侨城景区等成功地创造了人造景点的辉煌,更让无数企业趋之若鹜。面对种种诱惑,南山的创建者并没有盲目跟风,而是进行了冷静分析。

  当时,国际旅游未来发展的态势已初露端倪,生态、文化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而南山已经具备了文化旅游形式所必需的资源优势。南山景区的决策者认为,只有以南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富于历史因缘的文化积淀为依托进行选项、设计和进行品牌推广,才是传承中华文化、对接文化旅游热潮的明智抉择。

  “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文化建设为核心,将南山建成文化旅游的示范基地,便成为南山人的共同理念。”南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裁杜广波说,南山开发伊始形成的正确理念成就了景区现在的辉煌。

  文化为灵魂的发展理念

  南山景区的建设者认为,旅游是文化和产业的高度融合,历史为南山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南山景区发展的灵魂。

  在品牌建设中,南山景区以“文化意识”统领景区发展,高度重视旅游的文化利用、整合、开发和创造,以文化内涵的拓展作为开发旅游产业的基本出发点,立足于旅游文化架构的建设与积累。

  杜光波举例说,南山寺项目并不是仅仅建设一个宗教道场,而是将其作为佛教文化、东方文化的载体来开发。景区内尽可能集中体现相关的历史典故、佛学理论、佛教流派等。南山景区还计划创办佛学院、佛学研究所、佛教文化展,并尽可能运用现代技术,提高其文化层次和品位,使其成为在国内外独具一格的佛教文化中心。

  南山人还提出“今天的精品,明天的文物”的理念。为了做到精益求精,景区的规划经历了一次次修改补充,一次比一次更趋完美。规划设计工作聘请了国内外著名的建筑专家、佛学专家、历史学家、园艺专家、美术工艺专家参与,还特聘美国著名设计公司做详规。现在,南山已向游人开放的旅游景观,均体现出高标准、高质量、高格调的精品意识。

  十多年来,南山景区一直致力于打造成一个精品的文化旅游景区,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中得以传承,这无不让中外游客啧啧称赞。

  建佛教名山的宏伟蓝图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新形势下,景区如何谋求更大发展?南山景区又开始了新的探索。

  近几年,国内新建的旅游景区、旅游接待设施的起点非常高。新型的侧重于度假服务的第三代旅游景区的理念备受追捧,这也让南山景区看到了危机。

  “南山需要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杜广波说,南山文化旅游区已形成了未来发展的思路:传承———调整———发展。

  南山景区提出了建设世界佛教文化名山的目标,由单一的南山文化旅游区到崖城镇等周边的资源整合,带动农民致富及区域发展。在统一战略目标下,实现国企、民企、合资体等不同利益体的多赢发展格局,由此奠定今后发展的基础。

  台湾星云大师曾说过,南山不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而应该努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佛教文化第一山。未来的南山,绝不仅仅只是供人们前来礼佛祈愿的场所,而是世界佛教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可以放飞心灵的世界。

  “10多年间,南山景区不仅为人造景观赋予了文化内涵,还以先进的文化旅游经营理念博得了广大游客和同行的赞誉。”三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杜丽银表示,今年,南山景区游客量将有望突破300万人次,这将再次创造我省景区的新纪录。

  (本报三亚11月2日电)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