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怎样的城市雕塑能成为海南名片
专家:怎样的城市雕塑能成为海南名片
来源:南海网     作者:陈曼莉    2010-11-11

  核心提示:看到“自由女神”便知来到纽约,看到“胜利之吻”会想到圣地亚哥,看到“渔女”则忆起珠海,看到“孺子牛”铜雕便知这是深圳……那有什么雕塑会让你想起海南,想到海口、三亚呢?面对当前在城市雕塑文化方面的“窘境”,海南已把打造雕塑文化提上重要议事日程。11月10日,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聚集椰城为海南建设城市雕塑建言献策,海南决定把三亚作为首个城市雕塑规划试点,逐步向全省推广,打造能代表国际旅游岛的雕塑文化。

  南海网11月11日消息(南海网记者李晓梅 通讯员谢曦)11月10日,海南省城市雕塑规划建设推进工作座谈会在海口召开,三亚将成为开展城市雕塑规划建设的首个试点城市。来自全国的雕塑、美学专家学者对海南城市雕塑的题材、设计、规划建言献策,并强调,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城市雕塑,不能一哄而上,要精益求精,宁缺勿滥。

  11月10日,海南省城市雕塑规划建设推进工作座谈会在海口召开(南海网记者李晓梅摄)

  位于海口龙华路与解放西路交汇口的城市雕塑无法体现当地特色(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现状:海南缺乏代表性的城市雕塑

  海南自1988年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出现了一些优秀的雕塑作品,如琼海红色娘子军雕像、三亚鹿回头雕像、南山观音雕像等等,但总体而言,优秀的雕塑作品不多,如海口至今还没有一座能反映城市内涵的雕塑作品,其他市县亦是如此。海南省政府相关部门也认识到,海南的城市雕塑无论从艺术品质、数量、资金投入等方面与先进省市相比差距不小,已经远不能反映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也不利于塑造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

  “当前,海南城市雕塑建设具有随意性、盲目性,存在选址不当、品位不高、造型粗俗、盲目效仿西方等情况。”海南省相关城乡规划专家如是说。

  据悉,海南各城市建设起步晚,城市雕塑没有形成规范化管理,雕塑建设缺乏投资渠道、专项资金缺乏,是海南缺乏能代表本土历史文化和当代精神、及高品质城市雕塑的主要原因。

[page]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萌建议,三亚可通过雕塑让游客记住这个城市的文化和元素,成为又一张名片(南海网记者李晓梅摄)

  设想:三亚搞试点让城市雕塑成“名片”

  三亚是海南城市雕塑规划建设的首个试点城市。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顾问、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认为,三亚的雕塑首先要有大的构想,服从于国际旅游岛的大思路研究雕塑和城市文化建设问题;其次要把自然和文化结合起来,把传统和时尚结合起来,把本土跟世界相结合并加以整合;最后要坚持创新,走出三亚特色。

  “如果说以前的城市雕塑是可有可无的,但在一个以旅游业为主的城市中,雕塑却是旅游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三亚可以通过雕塑让游客记住这个城市的文化和元素,成为名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萌建议,浪漫而休闲的三亚可以抓住海洋文化、时尚文化等元素举办雕塑节,同时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创新旅游产品。

  省政协委员、海南爱乐女子合唱团团长邢增仪说,三亚具有很多独特的地方,如“海洋文化”、“美丽文化”“民族文化”等都可以成为城市雕塑的题材,同时,“海南的天涯海角一直是爱情的象征,从中国的梁祝、到世界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所有世界的爱情篇章都可以在这儿展现。”

[page]

  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王景慧建议,海南城市雕塑每个选材都做到和当地环境协调,统一规划又做出特色。(南海网记者李晓梅摄)

  建言:城市雕塑规划要统一与环境协调

  海南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有丰富的城市雕塑题材元素,但统一规划、与环境相协调为首要,获得与会专家一致认同。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王景慧说,海南城市雕塑题材多样,选题时要和当地环境相结合,与海南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流放官员,和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结合的黎族民间艺术和传说,和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相连的科技时代题材等等,每个选材都做到和当地环境协调,统一规划又做出特色。

  “城市雕塑是城市重要的点睛之笔,选材可来自地方特色文化、民风民俗,也可体现时代精神,展现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等,但需要跟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旅游景点结合起来,与城市整体规划布局、环境相协调。”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原系主任曹春生也极力赞同统一规划观点。

  对此,海南省住建厅总规划师宋祎表示,城市雕塑建设对于完善海南际旅游岛的功能和目标至关重要,丰富了海南旅游产品,提升了海南城市文化含量,据透露,海南的城市雕塑规划建设,在定题和小样设计等过程中将充分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还将就城市雕塑作专项布点规划。

[page]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原系主任曹春生说,海南城市雕塑要跟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旅游景点结合起来(南海网记者李晓梅摄)

  强调:建城市雕塑不能一哄而上宁缺毋滥

  城市雕塑主要是指建造在城市中的室外雕塑,以及设立在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的大型室内雕塑,按功能可分为装饰性、纪念性和主题性三类雕塑。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并成为城市的象征,塑造了良好的城市形象。然而也有相当的城市雕塑没能得到社会公共的普遍认同,与雕塑设计者创意偏离或相悖,成为城市垃圾。

  海南省住房和建设厅厅长李建飞说,城市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既是弘扬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代表一个城市的品位,在建设雕塑前期,必须充分听取民意,让政府、专家、民意三方的意见得到有机的结合,做到全省的雕塑布局协调合理,浑然一体。各市县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和财力去建城市雕塑,量力而行,不能一哄而上,盲目建设。

  王景慧也表示,城市雕塑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一座城市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因此城市雕塑必须精益求精,宁缺勿滥。原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也表示,在建设过程中尤其要不得的是领导把城市雕塑建设当作功德工程。“一个成功的城市雕塑作品既体现了艺术家的个性化的创作创新,又会获得社会民众的普遍认同。”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