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儋州中和古城:“妙计迁城”传千古
儋州中和古城:“妙计迁城”传千古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王吉拉    2010-12-10

  千年文脉 古城丽影

  ——东坡节前走笔中和古城

  本报记者 李关平 通讯员 谢振安

  海南三大千年古镇,中和是其一;东坡谪居三年春风化雨,中和吟诗作对成风;近代琼西商贾云集,风雨骑楼写满昔日辉煌……

  北门江水如一条绿色绸带,绕城而过,奔向大海,中和古城生生不息已一千多载。

  从相传冼夫人“妙计迁城”,到现在已沧桑的近代街区,这里有数不尽的风云演绎;从苏东坡的载酒传学,到今日十里长联,这里千年文脉延绵不息;从恢宏的州城,到岁月斑驳的骑楼,这里的点点滴滴引人遐思。

  “妙计迁城”传千古

  文物遗留至今

  上午的中和镇墟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至今,这里依然是周边乡镇的重要集市。只有古城墙是寂静的,墙上大榕树绿叶婆娑,它粗大的根系深扎在古老的城墙里,顽强地向人家诉说城墙的古老,城墙的历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

  据载,西汉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设置珠崖、儋耳两郡,儋耳郡治设于三都旧州坡。据《琼台志》记载,冼夫人有“移城之功”。据史料记载,旧州坡地处儋耳郡西北部,十年九旱,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在儋州流传着冼夫人“妙计迁城”的故事。

  相传,冼夫人想把州治从旧州坡迁到山青水秀的高坡(现中和镇),遭到当地黎人头领的反对。冼夫人想出了一条妙计,选了一个有大风的日子起大梁。起大梁时,一阵狂风将横梁上的红布卷起,一直飘落到了高坡。冼夫人趁机说迁城高坡是上天的旨意,才得以顺利迁城至高坡。

  据记载,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中和开始以石砌城墙,辟东西南北城楼为德化门、镇海门、柔远门、武定门,城门外增设月城,沿城池四周挖有护城河沟。后增筑门垣、楼铺、壕堑、吊桥等设施。清康熙、乾隆、道光、光绪朝代对城池也都有修缮。

  大河东去,沧海桑田,古城现仅存镇海门、北及瓮城(月城)和两城门相连的城墙,另外两城门及部分城墙已毁,城基尚存,城内有文物13处。

  记者在城内探访,不时能发现一些珍贵的文物。东坡书院有“文武百官在此下马”的石碑;关帝庙可发现刻有“德化”的城门石碑;海南首座冼夫人纪念庙宇——宁济庙内,还保存有九峒黎首石雕……

  苏公遗泽

  中和古风犹存

  避开中和中心街道的人声鼎沸,转入旁边小巷,记者会被小巷的古风古韵所陶醉。历经岁月磨砺的石板街,飘红十里长街的自撰对联,淳朴宁静的居民,古色古香的东坡书院……扑面的人文气息让人思绪飘荡。

  “在中和古城漫长的岁月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被贬在此谪居三年,书写了中和最为生辉的一页。”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林冠群这样评价苏东坡在中和的三年。

  他认为,苏东坡在中和度过了“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流放生涯,春风化雨般地给海南带来了“诗书礼乐之教”,此后,琼岛人才辈出,中和也得风气之先,出了不少文人墨客。

  宋代拒绝出山从政、在乡教书的秀才黎子云、留诗作200余首的明代举人曾开、“博通经史、能文章、工诗赋、精书法”的清代举人张绩等等,均是出自中和。

  中和人家,现在仍喜欢吟诗作对、书写对联,这深厚的文化氛围非一日之功。
[page]
 

  手工艺见证昔日辉煌

  骑楼看往日沧桑

  “良月佳夜……步西城,入僧舍,历小巷,民黎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这是苏东坡《书上元夜游》笔下的中和古城。

  “圆月高照的夜晚,900余年前的中和城熙熙攘攘,非常热闹。”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韩国强如是描述。他说,中和作为古儋州的州县治所在地,千百年来,一直是重要的商贸之地。

  在中和镇的复兴街区上,至今保存着上世纪初兴建的近300栋骑楼。据不完全统计,当年这条街上商号林立、商贾云集。有“廣祥隆”、“廣生号”、“廣德生”、“保生堂”、“成记客栈”……等商号上百家。

  “廣祥隆”商号骑楼是当时复兴街第一高楼、也是目前保存最好的骑楼。这座拥有两间铺面的三层骑楼,外立面有罗马立柱,有拱形西洋风格的雕花窗户,顶层的楼牌上还雕刻着松树、野鹤等中国吉祥图案,做工精致。

  历史上商业发达之城,也多是手工艺发达之地。韩国强告诉记者,复兴街上的骑楼商号多是前店后厂,当年聚集着镶牙、制银器、打铁、木艺、裁缝等各种手工艺人。

  现年73岁的汤汉清是一个“扎龙”高手,是汤家第三代传人。他制作的舞龙,龙头栩栩如生,至今在琼西都非常畅销,订单不断。

  随着骑楼变得沧桑,复兴街上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很多手工艺品渐渐失去了市场。曾经琼西商贾云集、舟车辐集之地,逐渐走向落寞,现在仅是中和镇府所在地。但透过仅存的骑楼、古城墙、书院、庙宇,依然能感受到古城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2006年,中和古城入选全国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中和镇获批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目前,儋州市政府正在着力打造中和历史文化风情小镇,准备将其成为儋州旅游不可或缺的景区。

  中和古城正被赋予新的历史内涵,引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报那大12月9日电)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