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结合成功实现欢乐节转型
本报记者 李冰 特约记者 林旭
28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海南岛欢乐节在澄迈县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中心区广场欢乐开幕。正如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谭力所言,本届欢乐节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局之后的第一届欢乐节,与往届相比,本届欢乐节首次确定了一个主题“咖啡”,具有了“通过举办一届欢乐节、留下一项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的重大使命。
从澄迈主会场到海口、琼海、五指山、儋州、三亚5大分会场,各地都在努力尝试将旅游、文化、节庆与产业相结合,打响了一场华丽的、务实的、“不仅仅是一台晚会而已”的欢乐节转型战役。
旅游与产业相结合
大海、沙滩、椰树……这些标志性的词语不仅可以应用于海南,也可以应用于马尔代夫、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众多世界知名的滨海旅游休闲胜地,甚至这些地区的旅游业比海南成熟得更早,发展得更好。
因此,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便摆在了“国际旅游岛”面前——除了天赐美景,我们还能奉献给世界哪些不一样的东西?许多旅游专家提出:旅游必须与当地独特的产业资源相结合,创造出深具地方特色、能打动人也能留得住人的旅游产业。
以澄迈为例,福山镇及附近地区种植咖啡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生存状态让这项地方产业的发展不仅缓慢,而且长期囿于岛内,形成了“岛内无人不知,岛外无人知晓”的尴尬状况。
但可喜的是,近年来,澄迈县正在努力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将咖啡这一农产品转化为一种商品、一种旅游产品、一项地方产业。
一方面,该县农业部门对福山咖啡种植规模的发展予以大力扶持,并多次由县主要领导带队去北京、香港、欧美等地开展推介、招商等活动,渐渐在岛外打开局面,目前已形成一个全国性的销售网络;另一方面,澄迈县旅游部门多次与《海南日报》、《南国都市报》等主流媒体合作,开发出了多条摘咖啡、品咖啡、吃农家乐、探营欢乐节主会场等自驾旅游路线,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澄迈、了解澄迈、爱上澄迈。
有关专家认为,举办欢乐节是省委、省政府为打造海南旅游节庆品牌,促使重大节庆活动与发展旅游产业相结合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举办重大节庆活动,可以整合资源,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提高举办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文化与产业相结合
今天下午,当记者打开澄迈县政府网站上的“第十一届中国海南岛欢乐节”专题网页时,电脑里立即飘出了一曲悠扬动人的歌声。
这首为本届欢乐节而作的原创歌曲《福山咖啡醉天下》的歌词巧妙化用谚语“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中所体现的智慧与心境,配以优美舒缓的音乐,为听者营造出一份如在午后阳光下喝咖啡般的休闲情怀。
据了解,本届欢乐节与往年不同之处,不再是简单的“一台晚会一台戏”,也不仅仅是花车巡游、民俗展示等基础项目,最关键的不同就在于它将大规模、高密度、国际流、本土化的文化韵味与地方产业结合了起来。
而在28日晚开幕的2010中国海南福山咖啡文化国际风情节上,受邀表演的几位世界著名的拉花咖啡表演选手现场亮出绝活儿:一杯普通的咖啡在30秒内被表演者以巧妙的手法加入炼奶和奶泡,使杯中呈现出心形或叶形的神奇图案。亲眼目睹整个制作流程的主持人和观众无不惊叹这小小一杯咖啡里蕴藏的大学问。
在全世界而言,咖啡产业始终透着一股浓浓的文化味儿;而在海南,其实也不例外。
在澄迈主会场,不仅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福山咖啡醉天下》、《咖啡小镇》等体现本地咖啡产业特色的优美原创歌曲,而且在刚刚于27日正式开馆的福山咖啡文化馆内,共设有3层共4500平方米的巨大展示空间,参观者在这里既可以全面了解到世界咖啡、中国咖啡和海南咖啡的历史文化背景,又可详细了解到卡布奇诺、蓝山、科纳等世界知名咖啡的品质特性及品咖啡的种种技巧、礼仪等。
在福山咖啡文化国际风情节的开幕式上,省长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表示,希望能借助福山咖啡深厚的文化底蕴,把风情节长期地办下去,进一步推动当地咖啡产业的发展。
节庆与产业相结合
今年的欢乐节不是一届普通的欢乐节,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产业”这一概念成了本届欢乐节上应时而生的一位大“主角”。
谭力曾在24日视察欢乐节主会场筹备工作时指出,一届欢乐节推动了一个咖啡小镇的诞生,也推动了一项地方产业的形成,这代表着欢乐节从“务虚”走向了“务实”,而这一推动力量还将持续下去。
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目前已建好的中心区一期占地402亩,未来还有9个风情村待建,有着很大的规划发展空间。而借着本届欢乐节的东风,156家企业入驻中心区商铺,品种包括:咖啡及咖啡用具的相关生产、销售、代理,快餐、茶类、酒类及其他风味小吃等。
25日,在澄迈县福山镇福山咖啡馆老店内,负责人徐湘高兴地告诉记者,欢乐节还未正式开始,该店的生意就已火爆得不得了,因此他们在欢乐节主会场即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中心区内的一家分店也正在抓紧装修,要乘着欢乐节这股东风,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
省旅游委副主任邓小刚认为,节庆“热”实质上是扩大了旅游这一概念的内涵,而产业作为其外延,也同样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在旅游业得以加速发展的背后,巨大的经济效应已不可小觑。
(本报金江12月29日电)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