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占地少、运能大、污染小,生态价值凸显——
东环高铁“和谐号”动车组穿行于椰风海韵之中,窗外婆娑椰林、翠绿山峦尽收眼底,俨然一幅流动的山水画。
高铁在带给人们美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其独特的“生态价值”——这是一条节能环保的“绿色通道”:
双线城际铁路与一条16车道的高速公路运输能力相当——省地;动车组一次可运载645名旅客,相当于10多部大巴的运量——运能大;动车组以电力牵引,不排废气,听不到刺耳的“哐当”噪声——环保……
东环高铁,一条绿色之路,生态之路,环保之路。
生态省呼唤“绿色交通”
夕阳西下,海口市灵山镇农民陈大妈正在田间劳作,不经意抬头,忽见东环“和谐号”动车组从田间呼啸而过。“真神啊,火车跑得飞快,车头也不冒烟。”陈大妈不解。
“那是动车,用电的,不烧煤。”陈大妈儿媳的一句话让陈大妈释然了。
动车组运行不排污,环保,这是东环高铁凸显的一大亮点。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卫留成曾在公开场合给大伙算东环铁路的经济效益账、发展机遇账,还有一笔“环保账”:
科学测算显示,东环铁路在占地、运能、环保、节能等方面具有其它交通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包括大幅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一条双线城际铁路与一条16车道的高速公路运输能力相当,占地仅为公路的1/8,单位运输量能源消耗仅为公共汽车的3/5,私人用车的1/6。与公路相比,铁路可年减少污染物排放1万吨,也就是减少97.8%的污染。
从这笔账不难看出,东环高铁是大运能、占地少、环保节能的“绿色通道”。
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岳平说:“东环高铁属电气化铁路,动车组以电力牵引,运行中不排放废气,无污染,噪声也减少了,是典型的‘绿色交通’。”岳平还向记者透露说,日本新干线每年减排的二氧化碳相当于东京郊外工厂排放量的总和。
省生态办办公室主任金羽博士说,海南是全国首个生态省,生态良好,发展绿色环保型交通是生态省建设的要求。动车组一次可运载645名旅客,相当于10多部大巴的运量,跑一趟就相当于减少10多部车的废气排放。减少碳排放,这本身就是对生态省建设的贡献。
据东环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勇介绍,东环铁路全线大量采用桥梁和隧道来代替道路,全线桥隧比例为42.5%,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铁路建设用地集约化。“铁路经过农田时,大多是修桥穿过,减少对农田的占用。”周勇说。
坐过东环动车组的乘客都有同感:传统老火车的“哐当”噪声没了。周勇解释称,东环铁路采用的是先进的无缝钢轨,避免了传统铁路的轮轨碰撞声,加上动车技术先进,重量较轻,减少摩擦了噪音。这样,有效控制了噪声污染,体现了高铁的环保。
铁路施工为环保让路
“开发与保护并重,施工为环保让路。”这是东环高铁建设中恪守的一条原则。
省动植物保护管理局高工苏文拔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东环铁路设计阶段,根据设计单位的选线方案,铁路要穿越万宁境内的茄新自然保护区。为避免铁路建设对区内植被的破坏,设计单位几次上门与林业主管部门协商,最后决定以隧道形式穿越保护区,隧道洞口位于保护区边界外,区内无地面工程。
“设计这样的走线,对保护区内植被影响较小,体现了东环建设的‘绿色环保’理念。”苏文拔说。
“生态是海南的本钱,我们有义务保护好海南的一草一木。铁路选线尽量避开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我们的目标是铺筑一条绿色环保路。”周勇说。
记者日前乘坐动车组沿途体验时看到,沿线路基边坡均建起了防护设施,披上了绿装,草、灌结合,宜林地段建起了绿色通道,沿线郁郁葱葱,与周边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极目远眺,满眼绿色。
周勇说,铁路沿线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控制项目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减小对地貌的破坏。东环公司要求所有拌和站进口均设置清洗池,车辆进站必须经过清洗,拌和站污水设立沉淀池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在路基施工中,他们在施工前建立地貌电子文档,满足施工条件时,尽量不破坏原地貌,竣工后尽可能地恢复地表,使工程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
中铁4局东环项目经理部党工委书记翁赋勇介绍说,在该局负责施工的沿线各区段,施工人员在进行土方施工时,均在周边拉起特制的防护网罩。各分部还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便道和易产生扬尘的区段进行洒水降尘,减少粉尘污染。
“减少施工粉尘污染,除减少对百姓生活影响外,主要是保护百姓的农作物不受污染。因为水果等作物开花时不能受粉尘的侵袭,否则就会减产,甚至绝收。”翁赋勇说。
另据周勇介绍,铁路经过人口密集区均设置了声屏障,以减少噪声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
[page]打造景观长廊
动车快速如飞,窗外美景掠过。青山绿水,椰风海韵……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308公里的旅途,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一次舒心畅快的生态之旅、环保之旅,和谐之旅。
远处的自然美景令人叹为观止。而线路两旁的景观也毫不逊色,独具热带海岛特色的景观绿化,沿线景观与周边的城市景观、自然美景和谐相融,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优美画卷,尽显椰风海韵、碧海蓝天的独特海岛风光。
“这景色太美了,坐在动车组里游览沿途秀色,就好比在看一部海南风光纪录片。”江西游客梅女士赞不绝口。
周勇说,东环高铁带给人的不仅是快捷,还要营造特色鲜明、和谐的线路景观,建成一条“生态铁路”、“景观长廊”。
东环高铁是海南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而且穿越美丽的东海岸景区带,为此,早在两年前,海南提出要将东环建成全国第一条景观铁路。
由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编制的《海南东环铁路综合景观概念规划》提出,要依附“海洋之心,城际之旅”的整体规划构想,打造一条具备热带风光、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城际铁路风景带,一个名副其实的“绿色长廊”。
依照这一思路,东环高铁借助东线沿途的独特风光,以海南旅游轴线为骨架,进行景观建设,设计以站区为节点,线路为纽带,重要站点结合地域文化和环境特色进行重点设计,线路景观保持沿线周边的城市景观和谐自然,实现和田野、山丘、河流、大海等自然风景的融合,重要地段特别注重生态平衡,保持有特色的绿化;在整体景观形象上,展现了海南独特的地域风光和铁路建设的自然生态旅游新概念,目的是打造一条高铁旅游线。
金羽博士说,为保护海南原生态,环保部门要求每个站台绿化尽量使用本地物种,按生态理念设计,体现生态省特色。
乘坐动车沿途游览,各具特色的景观带映入眼帘:湿地农田景观、椰林农田景观、自然保护区及度假区景观、民俗文化及热带滨海度假区景观。
翠绿山峦、椰林婆娑、蕉田碧丘……眼前的一切让人感受到了“人坐动车上,如在画中游”的优美意境。
记者手记
理念·绿色·生态
本报记者 侯小健
308公里的动车旅行,让人饱览了沿途的秀色,处处流淌着环保、生态的韵味。
东环建设期间,记者在沿线实地踏访时,看到了一幕幕文明施工的场景,听到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环保故事,感受到了铁路建设者亲近自然的情怀……
为保护茄新自然保护区内热带季雨林生态系统,铁路线路改穿隧道,避免对地面植被的破坏;为减少对老百姓农作物的干扰,施工时加盖防尘罩,洒水降尘;为降低噪声,居民聚集点设立了声屏障;为保护农田,铁路以桥替路;绿化植物采用本地物种,保持原生态……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所有这一切,都得益于东环高铁建设凸显的环保理念:施工为环保让路。真正做到了开发与保护并重。
海南作为全国首个生态示范省,天蓝海碧,山青水秀,是名副其实的生态绿岛。良好的生态就是海南的最大本钱。
生态环境人人共享,保护生态人人有责。
保护生态,关键是要有一种理念,那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环保理念。
作为海南“一号工程”的东环铁路,投资巨大,工程艰巨,但设计单位在设计时就以环保为先,环保为重,选线尽量避开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施工时尽量减少对地面植被的破坏,各项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设置专门施工污泥收集池,不随意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一项项措施,一个个细节,处处彰显了东环高铁建设的环保理念。结果,既做成了项目,又保护了生态。
海南正处发展上升期,一个个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海南,如何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已现实摆在我们面前。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是一句口号,关键是要落到行动上。说到底,就是要有一种科学的态度,一个坚定的环保理念。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