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是环保、是美好,是可持续……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记者注意到,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一是危机何时结束?二是如何发展绿色经济?在谈到海南的发展时,嘉宾们用得最多的是“绿色复苏”“绿色崛起”。海南岛生态环境好,在国际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海南省委省政府在博鳌论坛透露出“以旅游业为支柱,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的信息时,得到了许多与会者的赞同。目前,“绿岛”只是一个梦,要想梦想成真,海南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绿岛”梦
如果纯粹就自然环境而言,海南岛可称为“绿岛”。有人形容,在海南岛随便插根筷子都会长成大树。这尽管有些夸大,但是,海南岛独特的热带生态资源,在中国的确是仅有的。不过,对于真正意义上的“绿岛”,却没有这么简单,它包括生态环境、绿色产业、环保设施,当然,还有体制机制,不过,最重要的是人的意识和行为要达到“绿色”的要求。
2009年4月19日上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海南省副省长陈成作客新华网前方直播间。他在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说,建设国际旅游岛会让海南 更加开放。新华网 纪惊鸿 摄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海南的“绿岛”梦让大家印象深刻。在一场讨论“金融危机下的国际旅游业”的分会场,海南省副省长陈成在演讲时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信心十足。他说,目前海南的旅游收入占GDP的13%,以后,旅游将成为海南的支柱产业。他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海南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实现了增长,这足以说明海南旅游的魅力。这场讨论是由海南省政府发起的,这也是博鳌亚洲论坛创立以来首次讨论旅游问题。
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4月17日至19日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举行。2009年4月18日下午,海南省副省长姜斯宪接受新华网高端访谈。他表示,海南国际游客数量明显下降,但是总的游客数量是上升的。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海南省副省长姜斯宪在博鳌做客新华网时谈到,他对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曾培炎提到的“绿色复苏”深表赞同。他指出,海南的生态环境这么好,海南省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应当在信息产业方面有所作为,如发展软件业以及创意产业等绿色产业。
在博鳌亚洲论坛举行的一场关于海南信息产业发展的主题早餐会上,海南省副省长李国梁说,海南把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撑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他说,目前海南正在全力推进海南生态软件园和三亚创意产业园建设。为支持产业发展,海南省政府专门出台了《海南省鼓励软件产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政策》,以及设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
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海南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载体,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完全可以走出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完全有条件率先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崛起。
这,就是海南的“绿岛”梦。
国际旅游岛如何破题
在实现“绿岛”梦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发展绿色经济。在这个时候,海南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岛,那么,什么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国际旅游岛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2009年4月19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右)在海南博鳌会见世界旅游组织副秘书长李普曼。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 摄
在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说,国际旅游岛是不是可以这样定义:它是依据其特定的资源建设的,旅游国际化程度高,对外开放程度高,环境质量高,服务标准高,综合配套设施齐全,具有独特文化魅力,对国内外游客有很强吸引力,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海岛。
邵琪伟说,中国有望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度假的需求很旺,但是,旅游设施和服务跟不上。而海南的自然环境很好,经过多年发展有一定基础,而且一年中有11个月可以休闲度假。因此,他希望通过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对提升整个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应对金融危机,提供示范效应。
邵琪伟还说,根据经验,在经济危机中第一个复苏的就是旅游业,旅游业不仅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能带动许多相关产业实现复苏。
在博鳌亚洲论坛,许多人关心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他们大都认为,建设国际旅游岛首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世界旅游组织副秘书长李普曼说,像海南这么大的岛,如果要使旅游业成为经济的发动机,要回到最早、最基本的原则上,那就是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减少碳排放。
当然,光是保护还不够,在旅游的体制机制方面还要进行创新。
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厅长官本保芳明说,“去年是值得我们纪念的一年,因为去年日本彻底成为一个旅游国家。”他说,日本2008年制定了一系列的“旅游立国”政策。
李普曼说,海南要建建设“绿色岛”意味着要制定20年到30年的产业规划,才能够把自己包装成为“绿色岛”“生态岛”。否则,光说没用。
早在10年前,海南省就提出了“生态立省”的理念,在保护的前提下谋发展是人们的共识。
陈成在讨论中告诉与会的嘉宾,《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纲要》已经编制完成,目前海南正在加紧编制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规划。
陈成在博鳌做客新华网时说,海南将来要实现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需要在旅游管理、投资、运营和服务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据陈成介绍,海南目前正在进行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包括全面引进国际著名品牌的酒店管理公司,全面开展对全省旅游环境、重要景区景点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标识等的国际化改造。
在“金融危机下的国际旅游业”分会场,当有人提到海南如何解决国际旅游人才不足的问题时,主管教育的海南省副省长姜斯宪回答说,海南确实缺乏人才,不仅是在旅游方面。他说,海南在人才上将采取一个更加开放的策略,吸收国内外的专才来从事海南旅游的高端管理。另外海南也加紧对本地人才的培养,以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
在分会场讨论时,陈成在回答海南能否开放博彩业的提问时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要按国际惯例去办事,要更加开放,但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不能搞“黄、赌、毒。”他说,“海南的国际旅游岛要绿色、要健康。”
对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许多网友也积极建言献策。在天涯社区,有网友提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不能光是“国际化”,还应该大力挖掘海南本土文化,因为他相信“越是地方的就越是国际的”,这跟“国际岛”并不矛盾。
如何避免“智慧树”光开花不结果
当全球经济陷入低谷时,互联网产业却一枝独秀,保持增长,让人感叹。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除了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海南还有强烈的愿望发展信息产业。1997年,海南就提出了建设信息产业的“智能岛”。然而,10多年过去了,“智能岛”建设并不理想。现在,建设“智能岛”的希望重燃,是一时的心热,还是“水到渠成”?
目前,海南南北各有一个高科技产业园,琼北有海南生态软件园,琼南有三亚创意产业园。但是,园区对企业、投资和人才的吸引力究竟如何?如何避免海南发展信息产业这棵“智慧树”光开花不结果?
在博鳌亚洲论坛,一场关于海南如何发展信息产业的话题讨论激烈。海南自然环境优美,没有冬天,有洁白的沙滩,灿烂的阳光,还有一年四季的绿色。按理说,信息产业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光纤早就已经把这个海岛与世界连在一起。那么,海南还缺少什么呢?按照网易CEO丁磊的话说,三亚的创意新城,除了环境、空气比较好,还有什么优势比北京的中关村,深圳的创业园?
德勤公司中国全国客户及市场主管合伙人颜漏有说,海南发展IT产业一是人才,二是人才,三还是人才。正像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说的那样,没有核心人才和创新,信息产业几乎无从谈起。
吸引人才靠什么,除了阳光、海滩,最重要的是软环境,比如一流的教育、医疗、保健条件等等。就这一问题,在博鳌亚洲论坛,IT精英们纷纷向海南省建言献计。
海辉软件国际集团董事长孙振耀说,IT产业从业者一般是20岁到40岁,他们对孩子的教育需求强烈,希望海南提供好的教育环境,这样,他们才安心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说:“我在三亚买了3套房,因此我经常来海南,也有时间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海南应该引进好的大学和机构。”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执行主席卢俊卿说:“我建议在海南设立IT首脑俱乐部,每年吸引全球的IT精英来这里聚会、沟通。”
TCL董事长李东生建议说:“海南应发展多媒体娱乐业,因为游客在这里除了物质消费还应有精神消费,海南在这方面应该大做文章。”
其实,海南发展信息产业,不仅信心十足,而且早有动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联合中国电子商会、迪信通集团正在打造海南生态软件园。中兴通讯最早决定进驻三亚创意产业园,并计划在园区建设3000人的研究所。
不过,建设“智能岛”也好,建设中国“硅谷”、中国的“班加罗尔”也罢,海南在许多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聂玉春在博鳌亚洲论坛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说,海南发展IT产业的主要问题是产业支撑不足。海南是小省,产业规模小,工业化程度低,外包业务不足。这也许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