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镇江博物馆免费开放回眸
镇江博物馆免费开放回眸
来源:新民网     作者:李文婷    2009-05-21

  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记者从镇江博物馆获悉,自去年4月29日起免费开放以来,市博观众大大增加,曾创下日接待5万人次的纪录。面对这一盛况,有人对馆方的接待能力和观众的素质表示出不同程度的担忧。在镇江博物馆免费开放一年来,馆方、观众能否顺利通过大考?

  核心参观者:队伍在扩大

  一年来,镇江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张剑对参观者进行了研究。她把走进博物馆的参观者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核心参观者,也是最受益于免费开放的人群。他们经常来博物馆观赏艺术品、文物。这类人有文物收藏爱好者、美术学院的学生等,占参观者总数10%左右,目前核心参观者队伍在扩大。第二类是来看一看就走,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来了。这一类占据了博物馆参观者的大多数,他们很难成为核心参观者。第三类是在参观的过程中比前一类人深入一点,可能还会带亲朋来博物馆参观,是潜在的核心参观者。

  “免费开放以后,博物馆的影响力在扩大。”从今年4月底开始,张剑向到镇江博物馆参观的游客发出《国内旅游抽样调查问卷》,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游客来自黑龙江、山西、河南、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内外不同的地区。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游客大部分不是来镇探亲的,他们下一站旅游地点集中在扬州、无锡、南京、杭州等长三角旅游城市。

  观众素质:有所提升

  博物馆是传承历史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馆方的接待能力是硬件方面的保证,而观众的素质则是不可或缺的软件保证。

  由于镇江博物馆全年免费开放,给前来参观的观众在时间选择上有了很多自主性。记者昨天看到,有许多观众前来参观。由于是周一,昨天的观众以中老年群体为主。

  记者注意到,馆内的参观环境安静、文明、有序,完全没有参观者将饮料瓶、包装袋、吃剩的食品到处丢弃的现象。在“宁镇扬金银玉器联展”展厅,一对老年夫妇正在参观“太平玉如意”,他们尽量压低声音交流着,生怕惊动了周围的人。

  家住附近的王先生昨天带着4岁的小孙子过来参观,小孙子侧着脑袋,对眼前的“宝贝”充满了好奇。在爷爷耐心讲解下,他似懂非懂地点着头。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博物馆免费开放了,他经常带着小孙子过来。谈到观众的素质,王先生说,以前的确有观众在展厅内大声喧哗、吃东西、拍照等不文明现象,但现在基本杜绝了。

  馆方接待能力:能够胜任

  针对免费开放之后人流较多的状况,镇江博物馆的接待能力能否跟上这一形势?张剑介绍说,在过去的一年里,馆方从接待、安全等多个方面采取了应对措施,至今博物馆没有出现运行不良的现象。

  接待方面,由于免费开放,取消了门槛,前来参观的人数大幅度增加:今年3月份接待团队72场次,4月份接待95场次,截至昨天,本月已接待60场次。对此,为保证参观质量,针对散客,镇江博物馆将门票限制在每天3000张。另外,馆方完成了讲解员的新老更替;吸收志愿者、义务讲解员在周末人数较多的时候进行义务讲解;对于大型团体,比如学校,馆方专门派讲解员去学校为学生上一堂“告诉你一个精彩的镇江”课,让学生先在学校“预习”后再来参观。

  安全方面,镇江博物馆在过去的一年内通过增设警示牌、加固展柜、加开通道、启动应急预案等,以确保安全。

  针对馆方、观众这样的“答卷”,江苏省文化厅党组成员龚良认为,馆方接待能力、观众参观素质的提升,折射出镇江市创建文明城市以来的累积效应,也是其社会主人翁意识提升的体现。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