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周刊抢鲜报:揭秘西沙群岛水下文物普查
海南周刊抢鲜报:揭秘西沙群岛水下文物普查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作者:李文婷    2009-05-31

  《海南周刊》抢鲜报

  本报海口5月30日讯 (记者许春媚)中国水下考古队对西沙群岛水下文物进行普查,蕴藏于沉香木奇楠中的收藏文化,“渔老大”张东海牧渔南沙的故事……6月1日出版的《海南周刊》,将为读者奉献新的精彩。

  寻找大海深处的秘密

  2009年5月10日,满载15名中国水下考古队员的渔政308船从三亚起航,启程南海开始西沙群岛水下文物普查工作。普查活动期间,队员们依次对永兴岛、石岛、东岛、浪花礁、玉琢礁、晋卿岛、七连屿等水域进行了调查,总共采集了575件文物标本,时间跨度从南宋直至近代,涵盖瓷器、铁器、铜器等门类。20天时间里,5处水下遗物分布点,6处水下沉船遗址,考古队员们天天下水搜寻。本期《海南周刊》将通过考古队员的讲述,为读者解析此次难度远大于陆地田野发掘的水下文物普查活动。

  “琼脂”沉香木的收藏文化

  质地看上去坚硬黝黑,手指紧捏再松开却略带黏性,一股独特的浓郁悠远的香味从木块中散发出来,这就是收藏家辜先生收藏了5年的一块极品沉香木奇楠。本期《海南周刊》“藏宝”版,将通过讲述省收藏家协会沉香专业委员会专家对这块奇楠的鉴定经过,为读者介绍学名“琼脂”的沉香木有关知识。

  南沙牧渔人张东海

  “开发南沙,渔业先行”。目前,我国每年有将近1000艘渔船在南沙从事渔业捕捞,但在南沙从事渔业养殖,张东海是第一人,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本期《海南周刊》,将讲述张东海克服重重困难牧渔南沙的故事。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