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调整五指山保护区功能区划 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调整五指山保护区功能区划 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来源:     作者:黄蕾    2011-02-25

  本报海口2月24日讯(记者范南虹)五指山是我省中部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五指山代表团向大会递交建议,请求合理调整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做到保护与开发并举,既有效发展生态旅游,又能保护好区内热带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环境。

  为此,记者采访了五指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就保护区原功能区划存在的问题、调整的必要性、调整所具备的条件等,进行了独家专访。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将五指山高水平开发建设成精品景区。“要完成国务院提出的要求,五指山保护区现有的功能区划就会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

  这位负责人介绍,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过去的规划,侧重于单纯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将五指山原始热带雨林同时兼具的旅游功能,以及这一地区的黎族、苗族人文景观忽略了。

  尤其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五指山周边聚居着的数十万群众,渴盼能适度地、科学地开发利用五指山独特的热带雨林、地理景观,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010年,省林业局聘请国家林业科学研究院对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划调整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合理的调整方案,方案已分别通过省林业局和国家林业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长期以来,五指山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民收入很低。适当调整五指山自然保护区规划,开发生态旅游,有助于这一地区农民调整、提升产业结构,引导五指山地区农民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以及农家乐等,使生态旅游产业成为五指山区的支柱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而且,五指山保护区周边有白沙、琼中、五指山市、保亭、屯昌等市县,利用其中部核心地位,发展生态旅游,向周边市县辐射,从而有效解决我省中部山区的“三农”问题,促进中部山区经济发展。

  鉴于上述种种原因,五指山代表团建议省政府推进五指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加快调整,使其具备更加科学、合理的功能区划,这既有利于该地区乃至全省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实现国务院提出的国际旅游岛要“加快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目标,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