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桂林旅游遥遥领跑笑傲“江湖”
桂林旅游遥遥领跑笑傲“江湖”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李文婷    2009-06-01

  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甲型H1N1流感又不期而至……国际国内旅游业接连遭遇严重冲击。而桂林旅游业却在寒流中笑傲“江湖”:今年1至4月,旅游人数达491万余人次,同比增长逾34%,旅游收入同比增长逾52%,增长幅度创桂林有史以来最高,而且远远超过广西其他城市。

  领跑区域旅游,是桂林市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确定的活动主题内容之一。桂林市从旅游兴市、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把主动挑战危机、领跑区域旅游作为重要的学习实践内容,将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实际紧密结合,主动出击抓促销,狠抓旅游精品建设,提升品牌效应,使桂林旅游逆市而上,实现了开门红。

  书记带队主动出击四处出击

  今春以来,韩国、日本、印度、“新马泰”、台湾等地,频频出现桂林市领导带队宣传促销桂林旅游的身影。4月10日至17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君赴台湾考察时,大力推介桂林旅游。

  也是在刘君亲赴衡阳、直接推动下,桂林与湖南衡阳市结成“旅游互动城市”,随后拉开了声势浩大的“千车万人游桂林(衡阳)”活动,有效地带动了国内游客的输入。

  4月6日,市长李志刚在日本东京举行桂林旅游说明会,现场气氛火爆,宣传资料一抢而空。有媒体称之为开启了桂林旅游在日本的“暖春之旅”。

  市委常委、副市长、宣传部长陈丽华,市政协副主席袁绪祥率桂林旅游大篷车,先后到广东、湖南、湖北、上海等桂林市主要旅游客源城市开展旅游推介活动。频繁出动的旅游大篷车,在各地刮起一阵阵“桂林旋风”。陈丽华和袁绪祥还到“广之旅”等各地的大旅行社上门拜访,这在见多识广的旅行社老总们的眼里还是头一遭。

  “包括一把手在内的市领导带队到国内外城市抓促销,这在广西是绝无仅有的,在国内城市也是非常少见的。”谈到桂林旅游如何应对危机,市旅游局副局长陈运春首先提及的是市领导的“卖力”参与。

  “绝无仅有”,是桂林主动出击的一个最直接的行为诠释。

  去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给旅游市场带来了巨大影响,对客源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对于旅游,桂林市定位为桂林最具比较优势和品牌效应及发展潜力的支柱型经济产业,对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

  面对现状旅游行业加强了旅游营销,市领导带头到客源地、境外市场宣传促销,与此同时,市旅游局还到德国、印尼、越南、香港等地频繁地四处促销,大造声势。冲击越严重,桂林出击越主动。

  积极策划谋大发展突破发展  

  当前,全国入境旅游市场一片低迷,桂林却出现了一个国内罕见的情况:东盟十国旅游异军突起,呈现强劲势头,今年1至4月,东盟十国到桂林的游客与去年同比增长逾56%,增长量是全国最多的。

  桂林实现了东盟旅游市场的突破性发展,市旅游局负责人说:“这是桂林市应对危机,积极策划,突出特色,强化拓展和培育国内外客源市场带来的良好效益。”

  市旅游局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度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在巩固欧美高端客源市场的同时,对特定市场采取非常手段,重点突破东盟市场,并加快培育穆斯林市场,还延伸发展了印度、俄罗斯市场,谋求区域性突破发展。国家旅游局驻东盟十国办事处主任祝庆瑞称赞说:“桂林开拓东盟十国市场是国内旅游的首创。”

  同时,全力扩大国内市场,加大对高速公路网联通的周边主要客源市场的拓展力度,加大“大桂林旅游圈”建设提升力度,精心设计,认真包装,以“好山好水好心情,我想去桂林”为主题,以民俗文化为主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节事活动,提升了桂林旅游的吸引力。

  桂林对旅游市场资源的开拓培育,巩固了既有的入境旅游市场份额,1—4月份,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31.43万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实现入境旅游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6.07%,实现了保稳定发展的目标。

  精品建设提升品牌舞好龙头  

  学习实践活动怎样开展更能取得实效?活动一开始,市旅游系统就统一认识,与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以舞好龙头提升品牌抓好促销工作为切入点。

  应对危机首先要提升自我。市旅游局把深入实施精品发展战略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开展“旅游精品建设年”活动,加快旅游高端化进程,全面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旅游经营水平,强化旅游市场管理,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以精品线路为导向优化桂林旅游产业结构,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得到有效提升,桂林旅游公共服务品牌形象得到有效提升。

  主动出击带来的效益已经在实际工作中明显体现出来。据统计,“五一”小长假出现游客井喷的旺市。陈运春说,桂林主动、科学地迎接挑战,在旅游业发展方式上、营销策略上实现了突破,桂林旅游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有力的增强,向世人展示了桂林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形象,学习实践活动在结合实际中取得了明显成效。(李杰斌 陈莹莹)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