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琼海市嘉积镇万泉河路建成新的楼群。 本报记者陈德雄摄
这是五指山热带雨林中飘过来的一条彩带。
竹排穿行,渔歌唱晚,万泉河水诗意地流……
河边的古井、古道、古树和村落怡然自得,2000多年的历史风云激荡。
河水流过红色娘子军雕像,缓缓而行。万泉河畔的枪声依稀可辨,红色娘子军战歌回响耳际。
河水流过博鳌小镇,一路欢歌。亚洲的目光聚焦博鳌,博鳌的声音响彻亚洲。
万泉奔流入海忙,玉带滩前大潮涌。
新世纪赋予了琼海又一次重大机遇——建设海南东部中等城市。
一幅美丽的发展画卷正迤逦展开……
琼海之“势”:
建设中等城市“是时候了”
橡皮艇漂流在万泉河九道险滩的湍流中,忽而被高高抛起,忽而重重跌落,让人感受到一种“势”的力量。
来到琼海,人们不仅能畅享大自然的势能带来的欢愉,更能感受到这里积蓄已久的发展势能。
2008年5月,省委书记卫留成在琼海市考察工作时明确提出,把琼海建成海南东部中等城市是时候了。他要求,努力把琼海建设成为经济比较发达、具有鲜明特色的中等城市。
“是时候了”,是省委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对琼海提出的殷切希望。
城市是现代化的载体。省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区域发展战略。省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城市化进程。
在海南经济版图上,东部沿海经济带拥有300多公里的海岸线,集中了海南最精华的旅游资源,带区面积占海南岛陆地面积的26%。由于缺乏中等城市“增长极”的有效带动等因素,2002-2006年间,这一带区对全省经济总量形成贡献率由21.0%降至了17.9%。在这一带区建设中等城市成为从东侧撬动海南发展的迫切要求。
琼海地处我省东部中段,是博鳌亚洲论坛会址所在地,自古以来就是岛东城乡物资集散重镇和东海岸陆路交通枢纽。在这里建立起一个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强的中等城市,有利于用好用足博鳌亚洲论坛品牌;有利于形成以点带面的地区经济辐射区;有利于形成区域性优势品牌规模经济;有利于吸收、消化农村人口转向城镇集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同时,地处东海岸旅游黄金地段中段的琼海的“隆起”,也将带动周边旅游资源开发,使旅游生产要素向东海岸集聚,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是时候了”,是省委对琼海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业已形成的发展基础的科学判断。
博鳌亚洲论坛的影响力日益提升,这一国际元素为琼海建设好有别于周边市县、独具特色的中等城市提供了国际平台;
东环铁路、博鳌机场等省内重点项目的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将会展旅游确立为重点发展的项目……这些为琼海提供了发展机遇。
2008年全市GDP增长速度为14.8%,是近10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非农产业占GDP比重达50.8%。今年一季度该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亿元,增长185.9%。这一切展现出琼海已经具备建设中等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
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网络,城乡电网改造的完成,约8000亩的储备土地,集山、河、湖、海、岛、温泉、椰林、沙滩、田园风光为一体的旅游资源,民风淳朴、社会安定的人文环境……琼海建设中等城市的投资环境优势十分明显。
省委的殷切期望、难得的发展机遇、坚实的发展基础,正在汇集成一种深厚的发展势能,如同玉带滩前气象万千的海潮,激荡在琼海这片热土上。
琼海之“特”:
恬静安宁的宜居家园
南海网上的一个帖子激起层层细浪。
今年5月,身在上海的网友“空响”以一个“外地人”的身份在南海网发帖。在指出我国大部分城市千篇一律、高楼林立、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的流弊后,“空响”希望琼海建设真正“具有鲜明特色”的中等城市。
琼海的城市建设牵动着岛内外多少人的心啊!
“网友建议实在是太好了,讲到了点子上,讲到了要害处。”卫留成对这一帖子作出批示,认为琼海的发展已到了关键时期,琼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必须高度重视,高水准地实施。
一座城市就像是一个人,没有个性就没有魅力。
北有海口的都市繁华,南有三亚的滨海激情,琼海的魅力、个性、优势在哪里?
万泉河大道的设计方案由六车道改为四车道,市区成规模住宅区的容积率不能超过1.5,楼层最高不超过18层……
“琼海城市不是建得越大越好,而要根据特色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来规划、设计。路不要宽、楼不要高、色不要艳,这样,看到这个城市就有安宁的感觉,放下心来的感觉。”琼海市委书记祝春荣这样阐述城市的“卖点”,“要把琼海建成恬静、温馨、精致、安宁、浪漫、宜居的城市,打造成全国人民的第二居住地,打造有别于海口的都市经济、有别于三亚的滨海热带旅游城市的特色鲜明的城市。”
特色鲜明的城市定位需要特色鲜明的发展思路。近年来,琼海确定了新的富有琼海特色的发展思路:以万泉河为灵魂,以博鳌亚洲论坛为品牌,以温泉为特色资源,以人文环境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特色城市;通过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琼海市市长符宣朝说,根据这一发展思路,琼海城市发展重心开始由北向南移,从以前主要依托东线高速路的开口来进行产业布局和城市建设到生产要素向嘉积、博鳌、官塘三大组团集聚,逐渐形成琼海城市三足鼎立发展态势。
规划是最大的资源,琼海的快速发展,就是从高起点的规划开始的。近3年,琼海先后投入3500万元,邀请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一流专家,完成了《琼海市近期城市建设规划》《万泉河流域总体规划》《官塘区分区规划》和《博鳌海滨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等规划编制工作。
特色鲜明的发展思路需要特色鲜明的产业支撑。近年来,旅游房地产业成为琼海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去年实现增加值3.89亿元,同比增长61.2%,全市超亿元的房地产项目有50多个。
成绩面前,琼海市决策层眼光放得更远,祝春荣认为,光靠旅游房地产业显然不能为琼海构建起长期、扎实的产业基础,琼海经济增长要努力实现从以房地产业拉动为主转到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拉动为主的转变。为此,琼海一方面发展高新技术项目,全力推进占地900亩、总投资6亿元的博鳌数码港项目建设和其他高科技项目;另一方面要把琼海的旅游业、酒店业做成能持续拉动消费的高端产业,把琼海建成国际一流的“会都”。
特色鲜明的民生实践成就特色鲜明的城市亲和力。
近3年投入上亿元解决拆迁户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去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600个;投资5000万元建设市人民医院外科综合大楼……民生的改善诠释着琼海“特”字的新内涵。
琼海之“魂”:谋发展的冲劲、闯劲、韧劲、实劲
直指苍穹的聚奎塔、四通八达的青石砖古道、错落有致的民居古舍……品味琼海,你会感受到这是一座有“根”之城。
琼海在汉朝时便隶属珠崖郡之玳瑁县,丰厚的历史积淀使琼海成为一座不缺乏精神的城市。近代,有华侨的闯海精神;现代,有享誉全国的红色娘子军精神;当代,有奋发进取的博鳌精神。
城市文化精神的积淀看不见,摸不着,但当它与发展理念、发展激情相融汇,对城市发展所起的作用则远非物质尺度能够衡量。
1991年,琼海市委市政府提出“让别人发财,求自己发展”的口号,被称为是海南版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琼海抓住撤县设市的机遇,迅速完成“三级跳”。
“那个年代真是一个激荡人心的发展时期,而现在琼海又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扩张期。”琼海党史办主任谢才雄说,“从当年的‘让别人发财,求自己发展’到现在市委提出‘为了发展不怕议论,不怕责难,不怕丢官’,琼海不同时期的发展理念无不体现着一种强烈的心无旁骛谋发展和敢闯、敢试、敢干、敢冒的劲头。这种‘劲’也是红色娘子军精神在当代的传承和诠释,是新时期琼海发展的精神源动力所在。”
有“劲”,才能冲破阻碍发展的条条框框。2006年下半年,面对政府没有可供出让的土地、有实力的开发商没地开发的困局,琼海创新思路,通过限期开发、收取土地闲置费等一系列措施,共盘活土地9000多亩,实现土地增值、政府增收。
有“劲”,才能去除阻碍发展的浮躁风气。2006年年底,琼海取消了“贸易招商”,挤出了财政收入的3600万元“泡沫”,端正了发展的风气。去年是琼海市近10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但祝春荣面对媒体,却只给去年的工作打了70分。他说:“基本想法就是4个字:实实在在。”
有“劲”,才能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颜海兴担任市发展与改革局局长已有6年,但他感到最忙碌的却是近3年。他说,以前只是坐等上面给资金和项目,现在发展形势逼人,无论是项目还是开行贷款都要去主动争取。“现在工作很辛苦,但‘劲’也足。”市交通局局长林宗森在万泉河路、银河路建设最紧张的时刻,日夜泡在工地上,父亲患有重病他却无法床前照顾。公路修通了,父亲却离开了人世……
这就是琼海的“劲”——谋求发展有股冲劲,改革创新有股闯劲,攻坚克难有股韧劲,改善民生有股实劲。
放眼海南东部,琼海有着独特的环境优势、人文优势、产业优势,但这些原本都不是琼海独有的,而是靠琼海人的这股“劲”挖掘塑造出来的。
城市化的规律表明,中等城市不仅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张,同时也应表现为一种精神向心力。具备较强精神向心力和文化归属感,才是中等城市凝聚城乡、辐射周边的根本纽带。
建设中等城市,琼海在岛东的“隆起”,不仅应是物质层面的“隆起”,更应是一种发展精神、发展理念的张扬!
这也正是省委“琼海布局”的价值目标所在!
万泉气象新,博鳌更喜人!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