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意德研究员(左)在海南岛尖峰岭的原始热带雨林观测林木(3月24日摄)。
在3月18至24日于尖峰岭举行的“森林碳通量测定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李意德研究员介绍,根据该研究所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二十多年的观测研究结果,当地热带雨林每公顷林地,一年吸收固碳达2.38吨,约相当于8.8吨二氧化碳气体,远远高于马来半岛热带雨林每公顷每年1.24吨、非洲热带雨林每公顷每年0.63吨和南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每公顷每年0.62吨的吸收固碳能力,碳汇能力为全球热带雨林最高。据介绍,海南岛鹦哥岭、五指山、霸王岭、吊罗山等其他保护区的热带雨林都和尖峰岭的热带雨林一样,对净化空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轻地球的温室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
这是生长在海南岛尖峰岭的原始热带雨林(3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
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陈德祥博士(右一)等在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提取碳通量观测数据(3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
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许涵博士(右)等在林中采集土壤呼吸数据(3月24日摄)。
[page]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刘和平教授(右一)在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指导碳通量观测系统的使用(3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
新华网海南频道3月25日电(记者姜恩宇)记者从在海南岛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的基于涡度协方差技术森林碳通量测定学术研讨暨培训会上获悉,海南岛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中每公顷林地,一年吸收固碳达2.38吨,约相当于8.8吨二氧化碳气体,碳汇能力领先全球热带雨林。
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主持召开的基于涡度协方差技术森林碳通量测定学术研讨暨培训会18至24日在海南岛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来自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管理中心、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和全国三十多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和有关大学的六十余名森林生态和林业碳汇专家出席,共同研究、交流利用“涡度协方差技术”和相关的设备进行森林碳汇能力测量的最新科研成果。
碳汇能力,就是森林系统吸收和存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李意德研究员介绍,根据该研究所尖峰岭森林生态研究观测站二十多年的观测研究结果,当地热带雨林每公顷林地,一年吸收固碳达2.38吨,约相当于8.8吨二氧化碳气体,远远高于马来半岛热带雨林每公顷每年1.24吨、非洲热带雨林每公顷每年0.63吨和南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每公顷每年0.62吨的吸收固碳能力,碳汇能力为全球热带雨林最高。实际上海南岛鹦哥岭、五指山、霸王岭、吊罗山等等其他保护区的热带雨林都和尖峰岭的热带雨林一样,对净化空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轻地球的温室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涡度协方差技术”是目前研究森林碳汇能力的最先进技术。这种技术通过架设在林中不同高度的多种传感器,实时自动检测和记录森林中流动气体(也就是涡流)的温度、湿度、流速、单位时间内的流量、二氧化碳含量等数据,一套系统每天采集数据达90万个,通过计算机分析汇总,得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动态差异变化情况,进而计算出森林的吸收固碳能力。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