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辑部时评:离岛免税能否撬动海南旅游
编辑部时评:离岛免税能否撬动海南旅游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蔡于博    2011-03-27

  童海华

  4月20日,备受世人关注的“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就将正式实行,这是我国借鉴了日本冲绳、韩国济州的成熟经验后推出的相关政策。政策实行后,年满18周岁、乘飞机离开海南本岛但不离境的国内外旅客(包括海南本岛居民)即可享受到这一新政策。财政部关税司副司长申书海介绍说,“离岛免税政策免税税种为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3项综合税率在30%~50%。”

  离岛免税政策,是国家支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国际购物中心系列政策措施之一。无疑,在海南实施离岛免税政策试点,有利于改善海南旅游环境、扩大旅客购物的规模、提高旅游购物的档次,促进游客数量和人均消费增长,带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利于保持和发挥海南的生态资源优势,支持海南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升海南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切实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的实施。

  实际上,早在今年元旦,海南就已先期对境外游客实行购物退税政策,退税率为11%。但从实施的效果来看,政策效应并不是很明显。据统计,1月份,海口海关共验核129票退税申请业务,退税额仅为5.08万元;2月份,共办理离境退税业务12票,其中三亚口岸7票,退税额不到1万元。

  认真分析离境退税政策“遇冷”的原因,除了境外旅客数量有限这一客观因素外,离境退税政策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退税商店偏少、退税商品品种有限、退税条件比较苛刻、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等。据了解,目前海南只有3家试点退税商场,从数量上来讲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而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海南发展旅游业的软硬环境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这包括相关服务业发展滞后,相关措施不配套,服务质量仍有待提高,高端产品仍十分缺乏等。

  时隔近4个月之后,海南适时推出覆盖面更广的离岛免税政策。与离境退税不同,离岛免税政策适用对象是年满18周岁、乘飞机离开海南本岛但不离境的国内外旅客,受众面大大增加。我们知道,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中,购物的弹性需求最大,也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世界很多发达国家的旅游目的地同时也是著名的商业购物中心。海南作为旅游大省,在购物方面优势并不突出,与发达国家购物消费占旅游总支出的70%相比,海南的购物消费只占20%。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在日本的平均消费达2万多元,而在海南的人均消费只有几百元。这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要求极不相称。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意味着潜力,有关部门预计离岛免税购物的潜在市场每年高达200亿元左右。

  要让离岛退税政策不再“遇冷”,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海南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国外高端商品要进入海南,需要订货、运货、检验等一系列环节,要耗费很长一段时间,商店必须选择好货源,保证商品的供应。此外,海关监管系统、提货方式、退换货等方面,这些都要考虑周全。此外,离岛退税政策一旦实施,也将极大考验商家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去年海南接待旅游过夜人数近2600万人次,今年预计达到3000万人次。假如所有游客都去指定的离岛免税商店购物,那么商店平均每天的接待量就达到近10万人次,这对商家无疑是个巨大的考验。

  应该看到,海南的商业部门在货源组织、服务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海南要在这方面少走弯路,就需要多多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积极引进一些国际规则来提升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海南不妨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引进港澳台大型免税购物集团、大型零售业,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海南零售业、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比如,海关监管方面相对缺乏经验,就不妨考虑把港澳台的一些人员、经验以及技术引入海南,以快速提高海南海关的监管和服务能力。

  应该看到,国际上离岛免税政策多为辅助而非主导,从长远看,海南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空间,更多地还取决于海南在营造与离岛免税政策相配套的综合性软环境和硬环境方面的作为。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其中,旅游业即是“十二五”服务业当中重点发展的领域。

  我们希望,海南能在建设国际购物中心方面,不断学习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把国际通行的规则引进来,把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逐步把海南建设成为国际性购物中心,是中央赋予海南的一个大目标。我们也希望海南能够在深挖消费潜力、扩大内需中发挥独特作用,为其他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提供有益的经验以资借鉴。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