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0年论坛催生博鳌新业态
10年论坛催生博鳌新业态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陈曼莉    2011-03-28

  本报博鳌3月27日电(记者吴棉)今年4月14日至16日,天堂小镇博鳌将迎来博鳌亚洲论坛的第十届年会。10年论坛效应带给海南一个开放的品牌,也给博鳌小镇带来巨大变化,更为这个小镇催生了新业态新职业,给无数来到这里发展的企业与人们带来梦想和商机。

  新业态如雨后春笋

  今年63岁的退休教师林觉浩是个老博鳌。他记得,小镇的人们当年大多过着传统的半渔半农的生活,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民、渔民,而常见的传统职业者是一些小商贩、小饭店经营者等。

  从2000年起,博鳌大举拆迁、建设。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后,年会年年在此召开。小镇声名鹊起,天下闻名。

  林觉浩感叹,正因为有论坛在此,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博鳌旅游业迅速兴起,并且红红火火,每天有来自海内外的5000多名游客到此一游。不仅有中远这样的大企业在从事旅游业,就连搬迁的东屿村与周边村庄的村民也联合办起了农民旅游企业。如今,这些农民旅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也打出了自己的竹排观光游等品牌。

  “10年论坛效应,催生博鳌小镇的新业态、新职业。”博鳌镇有关负责人说。会议会展、高星级酒店、高尔夫球场、海洋生物馆,甚至事关百姓生活的电脑销售、家具、川湘东北各地菜馆等新业态,都纷纷登上小镇这个舞台,令人应接不暇。

  林觉浩说:“真是一业兴起百业旺,博鳌小镇的房地产业如今也风生水起。”

  导游、高尔夫球童、游船驾驶员、五星级酒店服务员、房地产销售员等这些新职业是博鳌人以前没有见过的如今已很常见。

  新职业改变当地人生活

  昔日的渔民、农民吃起了旅游饭。据不完全统计,上千名博鳌人穿上制服当起了导游、游船驾驶员、服务员等。

  坐竹排观光、打水仗,看琼海民居,登观鳌台远眺,吃农家饭……琼海市博鳌镇文明生态村———南强村,每天吸引着国内外游客2000多人前来观光旅游。

  昔日的南强村只是个200多人的小渔村,借着博鳌亚洲论坛成立的东风,南强村成立了“南强旅业发展有限公司”,吸纳38户农民共入股350万元。

  目前,南强村有劳动力的村民就业率达到100%。现在在公司就业的农民已达135人,主要当艄公、保安、职员及管理人员等。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旅游业给村里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每逢春节,村里还给村民发红利。

  3月25日中午,琼海人王敏坐在他创意的“老房子”咖啡馆小院里冥想着,他想开一家“纯粹”的家庭旅馆,这个“纯粹”是指具有地道的博鳌民间风情。事实上,王敏已经在博鳌创意过6家咖啡屋,如果没有博鳌亚洲论坛,没有那么多能读懂他的博鳌客人,王敏是不会回到这里玩“纯粹”的。

  新商机吸引外地生意人

  不仅是当地人在此借助新业态实现梦想,重庆人王建贤也已在此开了10年的饮食店。王建贤从2000年底在小镇上开了川菜馆,开始他的小店只是经营川菜,如今还经营湘菜、重庆火锅和海南四大名菜。他干脆将店名改为川渝湘酒店。虽然铺面租金已经从当初的2000元/月涨至如今的5000元/月,但他对博鳌有信心,并把一家人都带到此创业。

  博鳌,这个因论坛而闻名的小镇,会议会展业已成为它最兴旺的产业。2010年博鳌承接了400多个会议,1000人规模以上的近20个。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