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纵深
海南离岛免税
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邱盛兰 陈春雨三亚报道
4月20日三亚免税店开业,作为中国大陆首家市内免税店,它的出现改变了免税行业原有模式。近两年来,中国人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一枝独秀,其中50%都是在境外免税店购买的,三亚免税店开业后能否引导境外免税购物回流?免税店能否成为海南旅游的又一景点?国内奢侈品零售市场是否会受到冲击?本报记者深入调查,试图厘清免税店开业后全新的免税产业链。
●旅游:离岛免税试运营后,免税店将成为海南旅游的一个新景点
●购物:中国免税业面对的人群将由5576万的入境人群扩大到4766万的出境游客和19亿的国内游客
●代购:试营业首日已出现免税代购者的身影。游客有看中了的、总价超5000元的商品,都可以找其购买
背景
破冰:
19亿人次国内旅客成为客户群
2009年,中国旅游业经历了有史以来第一次贸易逆差,金额达到40亿美元。而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11年逆差将达到50亿元。
这并不是中国的旅游吸引力在减弱,产生逆差的重要原因在于旅游购物。2009年,韩国新罗免税店一家门店对中国人的销售额即达到了0.83亿美元,约合5.7亿人民币,但同年中国最大的免税店经营商中免集团旗下170多免税店零售销售额仅为10.85亿人民币。
“2011年4月20日,应该是每个中免人都铭记的一天”,中免集团三亚免税店副总经理腾锐说。
“这意味着,中国免税业面对的人群将由5576万的入境人群迅速扩大到4766万的出境游客和19亿人次的国内游客,而后两者无论是从消费潜力还是从增长动能上,都要超过入境游客。”国信证券分析师廖绪发认为。
记者从中免集团了解到,在试营业第一天,三亚免税店共计接待超过15000名的游客进店,刷卡消费超过4000笔。到晚上9点20分,雅诗兰黛、兰蔻、碧欧泉、欧莱雅等多个品牌被扫到柜台清空,再次显示了国人的消费能力。
事实上,今年1月1日,海南率先实行了针对促进境外游客消费的“离境退税政策”。但实行4个多月来,效果并不明显。海南海关数据显示,旅游旺季的1月与2月,海南总共办理境外旅客购物退税业务141票,退税金额只有6万余元。
新产业链
年销售有望达5亿美元
实行离岛免税政策,三亚免税店利润将有怎样的提升?中免集团三亚免税店副总经理腾锐以中免集团属于上市公司,利润相关数据的披露必须严谨的原因拒绝了回答。
但据国信证券分析师廖绪发分析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入境店和国人离岛免税政策适用于出境人群基数大、拥有巨大国内奢侈品市场的国家,可以参考的成功案例有菲律宾、韩国等国,韩国济州岛在实施国人离岛免税政策(韩国称为“内国人免税”)的第1年,享受这一政策的JDC免税店即实现收入8300万美元,其目前销售规模为2.7亿美元。保守估计,中免公司的三亚免税店若能享受类似的政策支持,则在政策出台伊始,其年销售规模可在8000万美元左右,在成熟之后,规模可达2-5亿美元。
海南旅游再添一新景点
在20日试营业当日,北京、重庆、浙江嘉兴等10个城市飞来三亚的首发团近300名团员抢先体验了一把免税购物之旅。记者在当日遇到一个从浙江过来的24人旅行团,国旅海南分社导游李浩告诉记者,这个团是19日晚上抵达三亚,来之前团员就点名要去免税店购物,所以购物安排在了行程的第二天,而为了刺激消费,国旅还为这24名旅客发放了150元的抵用券。
李浩说,在原来的行程设计参团的旅游者要去3-4个购物点购物,如水晶、珍珠等,在有了免税店之后,购物点缩小至两个,一个就是免税店,一个是海南当地特产店。
面对这一切,海南当地旅游从业人士喜忧参半,喜的是,免税店会成为三亚一个新的景点,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海南旅游,对航空业,本土餐饮都是利好。忧的是免税店会减少对传统旅游品的销售。
“免税店不可能有任何返点”,一位在海南做地接的东北导游告诉记者,而她更担心的是,在预算一定的情况下,游客在免税店购物之后,会减少到其他地方,如水晶店、珍珠店的消费。
代购产业初现端倪
现在,网络代购非常流行,当三亚也能购买到免税商品,这里会继香港、澳门之后,成为下一个代购货源地吗?
其实,在20日试营业首日,免税品代购者的身影就已在三亚出现。当日记者就遇到一名李姓男子在店内发送名片,名片上印着“海南免税品代购”的字样,他从19日开始就一直在免税店内发放名片招揽业务,代购项目包括名表、名包、太阳镜、化妆品、服装等。游客有看中了的,总价超过5000元的商品,都可以找他购买。代购佣金一般在15%-20%左右。
对此,中免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郝文刚认为,很难区分哪些是代购者,哪些是一般顾客,因为只要旅客能够出示有效证件和离岛航班信息,免税店都会按照规定把商品卖给他。
“三亚只有一个免税店,而香港、澳门地区除了烟酒之外,全部都免费”,郝文刚说,三亚的免税店限额在5000元以下,超出5000元的商品要征收行邮税,“另外成本也是重要因素,三亚免税店的货物只能在机场的安检区以内提货,这意味着代购者必须乘坐飞机离开,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他说。
不会冲击高端零售业
免税店的价格低10-30%,会不会给高端零售业带来冲击,对外经贸大学祥褀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周婷认为,两者并不具备可比性。
周婷称,免税店的赢利模式与百货商城完全不同。商场是物业管理模式,将柜台出租给品牌经营商或者代理商,商场的收入就是租金。而免税店则采用“买断”模式,中免集团旗下的买手在全球各地扫货,在品牌原产地买入之后再出售给消费者,利润来自于两者之家的差价。
此外,两者针对消费人群也不同,免税店针对旅客,出售的商品也是化妆品、香水等便于携带的物品。“这里看不到全球限量发行的奢侈品,时下最流行的、最时尚的也很少。”周婷说,无论品牌、种类,百货商城的选择都要多得多。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