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昌准备申报 海南椰雕"瞄准"国家非遗名录
文昌准备申报 海南椰雕"瞄准"国家非遗名录
来源:     作者:王吉拉    2009-07-07

  对已经被审批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南椰雕,文昌市有关部门将再次制作详细的资料,将其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记者从文昌市有关部门了解到的消息。

  据介绍,海南岛的椰子产量占全国椰子产量的99%以上,而文昌市是海南椰子的主要生长地,被誉为“椰子之乡”。别具地方特色的手工技艺“椰雕”,便是利用椰壳、椰棕、椰木等原料制成的各式各样的工艺品,它凝聚着精巧独特的民间技艺,有奇特的美术创意和雕刻手法,既具创意又美观实用。尤其是民国时期,文昌椰雕已销往南洋群岛和欧洲各国,并在越南河内的国际特产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新中国成立后,文昌椰雕技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和提高,其产品远销海外,多次获得全国性美术工艺产品奖。

  建议博物馆存放一件椰雕工艺品

  “椰雕岌岌可危啊,听说海南好多椰雕工艺厂,都转行作来图加工的配件工厂了。纯椰雕工艺已没人涉及。眼看又一门非文化遗产在我们眼前消失,到时想看一件椰雕工艺品,就连博物馆都没有。那多可悲。”近日,网友“座在龟背上”在海南在线上发表了题为《家喻户晓的东西却进不了省博物馆》的帖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座在龟背上”称,最近走了一趟省博物馆,内容还是很丰富的。但发现馆内似乎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海南椰雕。海南之所以称为椰岛,就是因为海南岛上盛产椰子。椰子可以说是海南的代名词之一。以椰岛著称的海南省的博物馆难不成容纳不下一件椰雕?据了解,国家博物馆就有椰雕收藏。也许是工作人员的疏漏,也许是对椰雕的轻视,觉得椰雕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可他不知道椰雕是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能不能让我们的下一辈也了解一下海南椰雕的光辉历程。建议博物馆存放一件椰雕工艺品留给后人看看这个“天南贡品”吧!

  许多网友在跟帖中表示,支持椰雕入驻省博物馆。

  椰雕拥有千年历史屡获国家奖项

  椰雕是海南岛雕刻艺人以椰壳、椰棕、椰木为原料,用手工按设计造型精心雕刻、拼接、镶嵌成海南特有的工艺品,因旧时官吏常以它进贡朝廷而得“天南贡品”之誉。椰雕制作技艺精湛,画面雅致,风格古朴,造型优美,质地轻巧,美观实用,地方特色浓厚。

  海南椰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宣宗元年(847年)。据清乾隆年间著名诗人李调元《粤东笔记》中记载,唐朝宰相李德裕谪居海南崖州(治所在今琼山区大林乡附近)时,将椰壳锯正制成瓢、勺、碗、杯作吃喝用具。一位椰雕专家介绍,到了明末清初,椰雕工艺品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以后的三百多年,历代椰雕艺人使椰雕技艺日臻完美,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工艺品。300年前,海口市道富村就曾办起多家椰雕工艺厂,被誉为椰雕村。椰雕工艺分为椰壳雕、椰棕雕和椰木雕三类。椰雕制作要经过选料、造模、雕刻、通花、嵌镶、刨光、修饰等几道工序。分为青壳、镶锡、镶银、贝雕镶嵌、石膏镶嵌、檀木嵌镶、陶瓷拼贴等许多类。雕刻手法有沉雕、浮雕、通雕、棕雕、拼贴、油彩等。产品有小巧玲珑的餐具、果盘、酒盏、饰盒、椰珠项链、拼贴工艺画,还有富丽高雅的茶具、酒具、花瓶、烟具、台灯、奖杯和各种人物、动物造型工艺品。

  海南椰雕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实践,技艺愈趋精良,工艺更臻完美。《鲤鱼吐珠台灯》、《椰雕古鼎》曾参加1978年全国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和1985年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均荣获广东“四新”优质产品称号。椰雕工艺品曾在1984年获全国旅游优秀作品奖。1987年,椰棕雕四件套参加全国第二十界旅游产品内销工艺品交易会,获优秀旅游纪念品一等奖。1990年,椰棕系列工艺品获中国旅游产品购物节旅游商品天马银奖。1990年,五件套茶叶瓶、烟灰缸等获全国工艺旅游产品奖。1994年,椰雕嵌贝《舞蹈》花瓶,获国家旅游局、轻工总会、纺织总会等颁发的天马银奖。利用全椰子创制的《椰妹》、《狮子》、《猴》、《兔》等系列产品,新颖奇特别开生面,刻划动物、人物生动传神,曾在全国旅游工艺品交易会上获一等奖。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