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让椰岛椰子产业“钱”景可观
让椰岛椰子产业“钱”景可观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陈曼莉    2011-05-17

椰子产业“钱”景可观。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 苏晓杰 摄

  记者手记

  海南岛被称为椰岛,这是打小就知道的事。椰汁、椰子糖、床垫、椰果……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产品,在没有深入了解椰子产业以前,记者曾一度以为,海南对于椰子的深加工已经够深入了。但是,这一趟采访走下来,才发现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效益上,海南做的真是远远不够。

  椰子活性炭是性能最好的吸附剂,民用、军用非常广泛,但海南的椰子加工企业只能做半成品的活性炭,并且作为工业用途大袋大袋地往外卖,家居市场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却不生产,“大头”让省外的厂家赚去了;椰壳纽扣,基本上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产品,也被老板粗加工后运到内地,赚取了极小部分的利润,“大头”又让省外的厂家赚去了;椰子油,这种用途最广泛的椰子产品,在海南几乎没有生产厂家,又一个“大头”让省外厂家赚去了。每采访一家生产企业,总是慨叹,为何我们自己岛内的椰子加工企业,就抓不住“大头”的利润呢?

  巴西年产15亿颗椰子。在该国,有80余家椰子加工厂,其中的3家“龙头企业”把持了大部分椰子的加工生产。而在年产2亿多颗椰子的海南,椰子加工厂竟多达几百家,其中仅文昌市东郊镇就有椰子加工厂124家。而这124家企业年加工椰子仅6000万颗,椰子企业规模可想而知。规模小了,资金有限,想深开发也难,又怎能赚来“大头”的利润。

  小富即安,这是采访中一些椰子加工企业老板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有得赚就行,产品卖完了就行,至于开发新产品,没有销售渠道,多冒风险呀!这里面固然有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制约,但是,如果海南这个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里的“椰人”们多点敢想敢干的进取精神,椰子产业的“钱”景不是会更好吗!

  (本报海口5月16日讯)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