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6亿元,同比增长13.9%;全社会固定投资额完成4亿元,增长46.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8.6%和12.6%;地方财政收入1.08亿元(含政府基金),增长10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647万元,增长64%,增幅为历年之最。
日前,围绕保亭发展的有关问题,记者对保亭县委书记郑作生进行了专访。
“凭借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融入三亚旅游经济圈”
记者:保亭去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挤进了市县“亿元俱乐部”,您觉得这主要得益于什么?
郑作生:产业拉动。我们一直坚持“产业富县”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旅游龙头产业的提升,2008年的各个产业更是对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强劲的拉动,创造了3000多万元的地财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60%,比2007年增加近2000多万元。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很鼓舞人心,产业拉动是保亭发展坚定不移的选择。
记者:您认为保亭有哪些发展优势?这些因素对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有什么影响?
郑作生:保亭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温泉、雨林、洞穴、石林等等,有已经开发且需要升级的,有尚未开发但正在规划的;保亭还毗连三亚,受到三亚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今年我们将继续凭借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融入三亚旅游经济圈,让外地游客既能看到三亚的“海”,又能体验到保亭的“山”,念好“山海经”。因此,尽管就面积和人口而言,保亭只是一个民族自治小县,但我们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海南的一个“绿色旅游大县”。
记者:我记得您曾经在一些场合提出海南岛南部是个“凤凰经济圈”的比喻,说三亚是“凤头”,陵水、乐东是凤凰的“两个翅膀”,保亭就像凤凰的“躯干”,五指山则是凤凰美丽的“尾巴”。保亭这样的自我定位,您是基于怎样的理念?
郑作生:保亭旅游要向世人奉上一个融自然与人文理念的绿色旅游真品,并向精品、极品方向推进。我一直认为,海南的旅游不能光有“蓝色”而没有“绿色”,如果说三亚、陵水是蓝色旅游的代表,那么保亭、五指山的绿色旅游则与之形成了互补,成就“山海并举,蓝绿互动”的最佳的旅游产品配对。
(说到这里,郑作生拿出保亭刚通过省里评审的旅游规划书。他说,为了在旅游发展的理念上与三亚对接起来,保亭聘请的规划公司跟三亚的是同一家。)
记者:要实现上面您所说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格局,保亭还有哪些要做的功课?
郑作生:去年,保亭扩大对外开放,实施高端发展战略,与“三海一光彩”(即海航集团、海南农垦总局、海韵集团和光彩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与三亚实施高端对接,“借市造势”,做好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等五大景区规划,配套建设好著名的哑喏哒雨林文化景区,提升景区景点酒店品位。2009年,我们将继续引进高端的旅游经营和酒店管理团队,打造高端的旅游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保亭的高端发展。
“拿结果说话论英雄”
记者:保亭要建设绿色旅游大县,除了加大招商力度,还有哪些软环境需要改善的?
郑作生:2008年,保亭大力整顿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今年还要采取“两手硬”的措施,即通过详细的“绩效评估”和“奖罚制度”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采取任务分解、责任到人、限期办结,重抓切入点,检查细节环节,一步步扎实推进,拿结果说话论英雄。筑就全县的经济建设坚固后盾,相关细则近日将印发到各个机关和乡镇。
“保民生,保稳定,党员干部要多多扪心自问”
记者:去年的财政收入有了重大突破,有多少投入到民生方面?今年又有什么计划和安排?
郑作生:2008年,保亭把55%以上的新增财力投到了民生建设中,其中最大的一宗是城镇安全饮水工程,投入7000多万元,为保亭历史之最。4个乡镇和4个农(茶)场的7万多人口从中受益,惠及将近一半的保亭人口。今年的民生工作投入不少于6000万元,重点改造县城1950年代的自来水老管网,硬化乡村道路,建设廉租经济实用房、校舍改造、建设县文化中心、搬迁扩容县医院,以及再建13个村委会卫生室,使医疗场所全面覆盖全县62个村委会。
记者:去年个别乡镇的干群关系和警民关系比较紧张,您对此有何“良方”?
郑作生:说实在的,经济发展得再好,最终不外乎让老百姓过得更舒心,促使社会更安定。然而,保民生,保稳定,保亭的党员干部还要多多扪心自问,问问自己是务虚了还是务实了,跟群众关系是疏远了还是亲近了。最近,我到机关和乡镇调研时,提出了一些要求,即每个干部一年至少下田帮农家插秧一次;一年至少到农户家吃一顿家常饭;一年至少为农户做一件好事;一年至少资助一名困难学生或帮助转移一名劳动力;一年至少帮助一名村干部或村党员;每个挂点驻村单位一年至少为驻点村做一件好事实事;一年至少慰问一次村党员、干部和贫困户;一年至少开一次驻点村群众座谈会。
(本报保城2月16日电)
2008:积极融入南部旅游经济圈
本报保城2月16日电(记者陈耿特约记者黄青文)2008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围绕“抓思想解放、抓特色经济、抓民生建设,保生态环境、保社会稳定,全面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三抓二保一加强”重点工作要求,着力做优一产,做足二产,做大做强三产,经济、社会和民生等多项重要指标创多年来最好水平。
过去的一年,保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1亿元,同比增长11.6%;地方财政收入5647万元,增长64%,增幅为历年之最。
去年,保亭加大投资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呀诺达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七仙岭康体娱乐健身中心等项目完成一期建设并正式营业,总投资5212万元的万吨热带农副产品冷藏加工物流中心项目完成一期建设;县城供水工程和七仙岭冷热水供水工程等续建项目速度加快,七仙瑶池山庄、庄园豪都二期、广东街二期等项目进展顺利;积极创造条件,确保了县城污水处理厂、七仙岭康体娱乐健身中心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
发展惠民。保亭还将县本级财政新增财力的55%以上投向民生。其中,投入1251万元改善了一批中小学校的基础设施,优化教学环境;调剂出127个岗位,以公开招聘的方式,妥善解决中等师范学校2002年前招收的部分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遗留问题;建成村级卫生室46间,村级卫生室覆盖率达71.4%;提高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城镇和农村标准分别提高到160元和100元;完成农村茅草房改造250户,建成廉租住房144套6440平方米,经济适用房456套43954.36平方米。年初承诺为民办实事12件基本落实。
2008年,保亭开始实施高端发展战略,与海航集团、海南农垦总局、海韵集团、光彩集团、新华社等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三亚实施高端对接,积极融入以三亚为核心的南部旅游经济圈,“借市造势”,全方位展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强势商机。
2009:重点项目建设齐头并进
本报保城2月16日电(记者陈耿特约记者黄青文)今年,保亭县委、县政府统筹安排了重点项目27个,这些项目可直接拉动的社会投资额在6亿元以上。
据了解,这些重点项目中,续建项目有七仙大道、保城西河防洪堤改造、县城供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庄园豪都二期、广东房地产、七仙瑶池山庄等项目建设;新建设项目有县城至海棠湾旅游高等级公路、六弓至英州公路、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垃圾处理厂、县文化活动中心、县人民医院搬迁扩容、七仙岭温泉度假村改造、五星级红树林温泉度假酒店、保亭国际会议中心、神仙湾温泉大酒店、七仙岭农垦康体娱乐健身中心、县城二环路等重大项目。
同时,省里已把呀喏哒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列入省十大重点旅游房地产项目,启动保城至海棠湾高等级公路,这标志着省委、省政府把绿色旅游列入了重大议事日程,其意义十分深远,为保亭建设绿色旅游大县提供了现实的支撑。
为此,保亭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健全和完善重点项目跟踪落实责任制,就重点项目的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间分解并安排到具体的部门和责任领导,制定推进流程工作表,分解任务,责任到人,既重推进措施,更重推进结果。同时,成立重点项目跟踪落实领导小组,实行每周现场办公制度和每月专报制度。对因工作不力,影响重点项目建设的,要予以问责,直至免撤职。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切实做到用好资金,建好项目。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南部内陆,地处五指山南麓,东接陵水,南邻三亚,西连乐东,北依五指山市和琼中。县境东西宽49公里,南北长54公里,总面积1160.6平方公里,占海南省陆地总面积的3.42%。
全县辖有3个乡、6个镇和5个国营农场及1个热带作物研究所,总人口16万人。
县城(保城镇)东出环岛东线高速公路45公里,南下滨海旅游城市三亚76公里,北上海南著名山城五指山市39公里。境内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自然资源丰富,长夏无冬,椰林以及各类热带水果种植园,构成一幅旖旎多姿的南国风光。
距县城东北部8公里的七仙岭是全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岭下有自喷泉眼7口,日出水量3030立方米,最高温度93℃,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价值。七仙岭温泉旅游区集奇峰、温泉、田园风光、民族风情为一体。距县城48公里的毛感乡境内有目前我省发现最大最长的仙龙洞溶洞和面积达400多亩的仙安石林等天然旅游景区。此外,还有有热带风情浓郁的三道湾,有漂流探险的八村河,有尽展黎苗风情的甘什岭槟榔园。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还有黎风苗韵浓郁的传统民间盛会??中国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
经过几年的打造,美丽的保亭县城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和“国家文明县城”荣誉称号,正在成为海南岛中部的一颗璀璨明珠。
(陈耿黄青文辑)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