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推出临近满月之际,笔者去海南三亚亲身感受了在国内免税店购物的过程,滋味迥然。
免税店早十点开门,笔者九点半抵达免税店,已有不少游客在门前蜿蜒的栏杆中排队等候,此场景让人恍若体会到世博会沙特馆门前排队近5个小时的感觉。笔者沿着曲折的道路走到队尾,看到大门另一边同样盘旋着一条长龙,国人巨强的消费能力可见一斑。
据介绍,三亚免税店开业当天,更是人潮汹涌,买东西根本不用看,也来不及看,抢到篮子里(如果抢到篮子的话)就是你的。导游说的煞有介事,笔者正将信将疑,导游发给我们购物卡:一张硬卡纸,正面有cdf中国免税的标识,还有离岛免税购物指南,包括每人每年限购的次数,限购的金额、限购的数量和店内付款,凭单在机场隔离区提货的提示。下面还贴有记录姓名、身份证号及办理购物卡时间的黏贴纸。购物卡背后还有特别告知:截止销售时间为离境出港前4小时,离岛为海口市提前一天,而三亚市为出港前6小时。也就是说消费者在三亚市免税店购物需要在机票上标明起飞时间的6小时之前,否则,免税店不会卖任何东西给你。免税店购物需要预约,这是海南免税店给我的第一个惊奇。
十点,笔者跟随当天第一批顾客涌进免税店。在不大的店面里逛了一下,发现绝大部分化妆品专柜的货架上已空空如也。笔者看了一下时间是十点十五分左右。也就是说,开门不到20分钟,免税店的化妆品专柜几乎无货可售了,此第二个惊奇。
边上一位顾客说:要不是还有雅诗兰黛的部分货品,这个免税店可以下班了。笔者看到店外还在排队的一张张渴望的脸,突然觉得一定要买点什么,才能对得起自己能第一批进店。笔者从人群中抢出了两瓶雅诗兰黛的眼霜、面霜组合,单价695元/套。在上海商场里这两件产品的单价,面霜是780元/瓶,眼霜使520元/瓶。在免税店里套装价格比上海商场的售价便宜了近一半,所以海南免税基本靠抢,基于价格原因是能够理解的。
笔者转而去了另一区,看到只有GUCCI门前排着队,进去看了一下,价格的确有一定的诱惑力,但货物品种着实不多。有顾客看中了一个9000元左右的小包,拿出购物卡欲结账,服务员告知要在售价上外加20%的行邮税,并指着购物卡上写着限值单价5000元以下的商品的字样。虽然交了行邮税后这个小包变成了1.1万元左右,还是比国内商场的售价便宜不少,但该顾客犹豫了一下打消了购买念头。
出来后,又在其他专卖店里转了转,情形差不多,都是价格有一定程度的优惠但品种不多。二楼出售的是一些没怎么听说过的运动品牌以及当地土特产。第一次看到在免税店里出售土特产,笔者诧异不已,此第三奇也。
到机场入关后,笔者沿着指示牌找到了领取免税品的领货区。去的时候货物刚运到,需要核对和清点。笔者是晚上八点半的飞机,到七点半才能领取。看着领货区排队领取货品的人群,笔者感觉离岛免税的流程还是比较严谨的。
总的来说,免税购物极有竞争力,这是笔者“扫荡”免税店后的直觉,但这样小规模的免税店,想要跟中国香港、日韩竞争那是远远不够的。领货区的货架上很空,联想到早上开门不到20分钟免税店的货架即空,笔者心中不免有了疑惑,是中免的供货渠道出了什么问题?还是国外大品牌对国内采购商有所限制?虽然中免也是统一采购,但是看来采购的力度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同时,在超过5000元的单价货品定价上,既然含税价也比国内商场的售价便宜,那么是否可以改变一下定价方式,直接写一个含税价?相信大多数消费者不能接受在付钱的时候告诉他要加20%的行邮税,这种微妙的消费心理,不知垄断经营的中免是真不知道,还是有意忽略了。
看着这严密的免税消费流程,笔者想起劳动节后媒体集中报道了鲍先生一家在海南免税店开业以后在香港两天扫货百多万的消息。笔者注意到,鲍先生一家并没有选择风景更好的海南。由此可见,国内免税业在与周边国家、地区同行业的竞争能力上还有相当的差距,如何能吸引国内这部分有能力的消费者,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身边大多数人是感慨鲍先生真有钱,但笔者对他们一家如何将这百多万的免税品带进关表示了相当的好奇。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税务教研组组长)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