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连日来的走访中,很多“老海南”都曾痛心疾首地向记者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声音:不该让“老爸茶”替那些个人的不文明举止背上脏乱差的黑锅……
镜头一
文明东路某茶馆
打赤膊蹲在椅子上,噪声扑耳
7月6日下午,记者首先来到海口市文明东路,这里有一家规模较大的老爸茶馆,约300平方米的空间里,布置有近百个茶位,一部分在室内,另一部分则设在室外的人行道旁,临近下午4时许,这里已是座无虚席。等了近10分钟,记者终于候到一个空桌,于是坐了下来,点了一壶1元5角的加糖红茶,慢慢品了起来。
置身其中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很嘈杂,吆喝声、笑骂声、拍桌声混杂一起,闹哄哄的,像个农贸市场。茶馆的主人,在室内的空间里摆了好几台风力强劲的大电扇,呼呼地吹着,挺凉快。周遭茶客们,热情高涨,很多男性茶客,索性把外衣一脱,往肩上一搭,或往椅背上一撂,大声地闲聊着,聊天之余,还有茶客为消磨时间,拿来一副扑克牌,切磋起来,好不热闹。
此外,茶客们的姿态也各有千秋,有的把双脚伸直、搭到对面座椅上,半仰着靠在椅背上;有的单脚蜷缩在座椅上,身体斜靠,单手勾住椅背;还有人,直接蹲在了座椅上。记者注意到,来喝“老爸茶”的人,大多是上了年纪的男性,有的是独自斟酌,有的则是呼朋唤友一起对饮,还有一些,则是老年夫妇,带着孙辈一起来休闲放松。
镜头二
朱云路某茶馆
清茶入肚浓痰落地,大煞风景
7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海口市琼山区朱云路,这里的沿街茶馆不少,不过规模都不太大,很多茶馆室内仅能容下约二十张茶桌,可饮茶的人多了,茶馆就扩大“规模”,在室外的人行道上再摆上几个茶桌。室外的茶座虽然不多,可地上却湿了一大片,一些地势不平的凹地上,还积着水,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些茶客把涮餐具的脏水泼在了路面上。
于是,记者走进去,选择了一个靠近茶店门口的桌子坐下。此时,已是下午5时,茶馆内外爆满,坐在里面的茶客,多数年纪较大,期间,一头发全白、单手拄拐的老阿婆也在一中年妇女的搀扶下进来喝茶。可能由于屋内的茶客大多上了年纪,里面并不十分嘈杂,只是记者邻座的一位阿公,习惯性地蜷起了双脚,放在了座椅上。
外边人行道上茶客,大部分是中青年人,也有几桌坐着几个学生模样的女孩子。在这里,记者发现,几名男青年,正围坐一茶桌玩打扑克,玩得兴起,一名青年突然激动得猛拍茶桌,震得桌上的茶杯几乎跳了起来,引得周围茶客、路人不禁侧目。
除了喧哗、拍桌,部分茶客喜欢随地吐痰。饮茶本清闲雅致之事,但茶客一口清茶入肚,一口浓痰落地,不禁大煞风景,小小茶桌周围地面竟星罗密布着大大小小的痰迹。期间,记者注意到,接近下午5时30分时,一摩的司机骑车路过,也到茶馆里歇脚,他把车停在门外,走了进来,才落座,他就把裤管一撂,左腿一提,自顾自地在椅子上抠起了脚趾,而他周围的茶客并未觉得异样,看来,对这种现象,貌似已经熟视无睹。
学者观点:
“老爸茶”是海南特色文化代表
“‘老爸茶’,作为海南特色文化的代表,当之无愧,而那些在老爸茶店出现的不文明举止,属于茶客们的个人行为,不该‘归罪’于‘老爸茶’本身。”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院长焦勇勤博士说,“老爸茶”及其文化元素,本身与建设国际旅游岛并不冲突。
海南师范大学林琼斌副教授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对海南“老爸茶”的认识颇为深刻。“目前在引导市民树立良好的言行举止方面,做得还不充分。”林琼斌说,“老爸茶”中的不文明现象,是具有根深蒂固的深层原因的,要消除这种现象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有关部门在这方面能起到关键引导作用。“比如说在老爸茶店贴上一些文明提示语,或出台相应的制度,随地吐痰要罚款,公共场所赤膊须处罚等等。做不做,能不能坚持做下去,是能否改变海南精神文明面貌的关键。”林琼斌如是说。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