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亚餐饮店自制菜添加剂公示有多难?
三亚餐饮店自制菜添加剂公示有多难?
来源:南海网-南岛晚报     作者:陈曼莉    2011-06-06

  公示自制火锅底料最后期限已过去一周时间,三亚仍有不少企业对添加剂知识知之甚少且不愿配合

  □南岛晚报记者侯艳春报道

  “酒店自制的糕点、面食里,说没有食品添加剂是不可能的,因为其中的泡打粉等均属于食品添加剂,但只要用量适当,是可以添加的。”6月2日,南岛晚报记者在三亚市食品药品监督局餐饮服务监管科见到陈利琛科长时,她正在通过电话向一家坚称店内所有自制食品都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餐饮企业这样解释着。

  尽管目前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要求的“公示自制火锅底料、饮料、调味料中食品添加剂成分”的最后期限——5月底已经过去一周时间,但三亚相关餐饮店的公示工作还不尽如人意。近日,记者从三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得到消息:三亚除要求有自制饮料、火锅底料和调味料的餐饮单位备案和公示上述3类食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外,还要求全市1700余家餐饮企业对自制菜品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全部进行公示。记者在走访中仅发现数十家餐饮企业开始公示。

  最新规定

  所有餐饮服务单位需公示自制菜品添加剂使用情况

  今年4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要求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和自制调味料的餐饮服务单位于2011年5月底前向监管部门备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予以公示。

  该通知下达后,三亚市食品药品监督局随后在三亚全市开展专项行动,加强餐饮环节食品添加剂监管。

  日前,记者了解到,在专项行动中,三亚市食品药品监督局除按照国家局通知的要求外,还决定在三亚实行所有餐饮服务单位公示自制菜品中食品添加剂种类、用量等信息。

  为规范餐饮服务单位公示格式,该局还特别制作了“使用食品添加剂公示牌”模板,在公示牌模板的说明中写明:“此表为餐饮企业对外公示所使用食品添加剂或食品原料的模式,企业可参照上述格式,结合本企业实际,采取制作公示牌、公示说明或在菜单上说明(样式、大小企业自行决定)等方式,向消费者公示,并张贴在经营场所或店堂内醒目位置。”

  模板显示,企业需要公示的内容包括食品(菜肴)名称、加入食品添加剂名称或食品原料、终产品使用食品添加剂剂量和备注4项,表格下方还附上了企业有关不滥用添加剂、不添加非食用物质的郑重承诺。

  遭遇尴尬

  企业不专业、有顾虑监管员不足工作难开展

  在专项行动开始后,食品药品监督部门集中执法力量,对火锅店等重点行业以及火锅底料、熟肉制品、米面制品等重点产品开展清查整顿,并联合三亚市疾控中心,实行每日抽检。在整治行动开始至今,对餐饮业的水产品、辣椒及其制品、熟肉制品、鲜榨果蔬汁等产品的抽检中没有发现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另外,餐饮服务监管科也开始向全市1700余家餐饮企业发出通知,要求餐饮企业对自制菜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原料进行公示。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工作效果一直不够理想。

  “很多企业坚称自己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懂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陈科长告诉记者,工作开展的不够顺利,除了全市餐饮企业多、工作中人手严重不足外,从业者对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严重缺乏了解是阻碍工作进展的另一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近期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引起了餐饮从业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慌,从业者“谈添加剂色变”,认为公示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会影响自己的生意,因此不愿透露添加剂使用情况,对店内食品添加剂公示工作也是一拖再拖。

  为了应对人手不足的情况,三亚市食药监采取了与基层监督员配合的方式,通过基层监督员直接向餐饮服务单位传达工作要求的方式促进工作的开展。而每当遇到对添加剂知识不了解、不愿配合工作的餐饮服务单位,工作人员总是耐心解释,告知其可能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并宣传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数量,从而打消从业者的顾虑。

  记者走访

  部分餐饮企业已开始公示食品添加剂公示工作稳步推进

  经过监管部门一段时间的努力,记者在连日来的采访中发现,目前三亚不少餐饮企业已开始主动公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绝大多数餐饮企业表示已经了解到公示添加剂的要求,将尽快完成该项公示。目前三亚食品添加剂公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6月4日,记者在迎宾路山水天域2区1号的吴铭火锅店看到,火锅店进门的屏风上张贴着一米多长的使用食品添加剂公示牌。在公示牌上,列出了店内火锅底料以及40余种菜品的名称、菜品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以及用量。根据当日的公示,店内的两种牛肉中添加了食品添加剂“嫩肉粉”,使用剂量为500g:10g,也就是说每500克牛肉中添加了10克嫩肉粉。店内负责人倪洋告诉记者,该公示板采用类似白板的材料制成,内容用白板笔写上去后可每日擦掉、更换当日的实际菜品。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该火锅店当日公示的食品添加剂用量均在国家允许的使用量范围内。

  而在商品街5巷口的“铁锅门”店内,店方使用了连锁店统一规格的公示牌,上面标明了麻将调味料市场准入证编号、写明“绝无任何飘香剂、增香剂、浓香剂,仅使用脱氧乙酸钠(作用于食品防腐剂、保鲜剂)作为食品添加剂,严格筛选食品添加剂的供应商家及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使用量。”经理苏杰凯告诉记者,由于该店属于全国连锁店,使用的调料等均为公司统一配送。为了让消费者了解配料中的添加剂使用情况,总公司给各连锁店统一制作了公示牌,公示了添加剂使用情况。

  商品街大道的重庆兄弟火锅店也同样如期贴出了公示。

  在其他一些店的公示中,记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一些店内公示不正规、将原料、配料以及食品添加剂混为一谈的情况,陈科长坦言,以现在的公示情况来看,这样不规范的情况还有不少,但这些至少证明餐饮企业已经开始迈出了揭开添加剂使用面纱的第一步。

  各方反映

  消费者支持公示添加剂使用情况从业者担心公示后无顾客上门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餐饮服务单位的负责人也向记者表达出了自己的担忧。“公示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可以说是餐饮行业的一次改革,我们确实很担心公示了添加剂使用情况后,消费者会不再上门。”迎宾路一家餐饮单位的负责人周先生这样表示。

  “公示了添加剂使用情况,我们也有一些担心,害怕消费者不再点那些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的菜品。但是我们更愿意相信消费者会了解这些添加剂不会危害他们的健康,看到企业的诚意。”一家公示了添加剂使用情况的餐饮店负责人这样表示。

  那么,消费者对于公示食品添加剂到底是什么态度?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4日,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三亚市民,对于餐饮业公示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受访市民均表示非常支持。“支持公示添加剂,这样我们在外面吃饭的时候更放心了。”“以后吃饭肯定选公示了添加剂的饭店。之前食品药品监督局在儋州社区搞过宣传,我们现在了解了不少关于添加剂的知识,所以不会有恐惧食品添加剂的情况。”采访中,市民刘女士和詹先生分别向记者表达了他们对于要求餐饮业公示食品添加剂的支持。

  部门说法

  将加大宣传力度尽快制定相关处罚措施

  三亚市食品药品监督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该局除继续加大对餐饮环节食品添加剂的监管、继续推进餐饮服务单位公示使用的添加剂情况外,还将加大宣传力度,向市民宣传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以及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让市民更好地认识食品添加剂。

  下一步食品药品监督局还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抽检工作,并尽快出台明确的处罚措施,一旦发现拒不公示、公示中隐瞒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等不法行为,一律按照法律规定的最高额度从重处罚。对于使用含非法添加物食品的,责令停产、停业;对故意非法添加的,一律吊销营业许可证。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