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鲜糯米香又软 万泉河畔椰子粑
新鲜糯米香又软 万泉河畔椰子粑
来源: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作者:陈曼莉    2009-07-27

万泉河椰子粑

    椰子粑是糯米做成的粑,加了椰子便是。严格的说,要用15斤糯米,加上10个椰子,恰好够一石臼的配比,就可以做成上百个鹅蛋般的椰子粑了。椰子粑有两种,一种以糯米为皮,以椰子肉红砂糖为芯,另一种以糯米做成粑者,在表面上有椰子细肉和砂糖。

  关于椰子粑的来历有一个动听的传说:很久以前,万泉河来一妖魔兴风作浪,危害百姓。玉帝知道此事后便派一名叫做圣公的武士和一位仙姑降临万泉河降服妖魔。圣公、仙姑和当地百姓一起降服妖魔后,玉帝召他们回宫,百姓恋恋不舍,便用糯米做椰子粑欲把圣公和仙姑的心粘在人间,最后,他们的真诚感动了玉帝,便把圣公留在万泉河出海处永保平安,仙姑安排在白石岭永保风调雨顺。从此,每到春种秋收,万泉河的儿女们总是用新鲜的糯米做成又香又软又有粘性的椰子粑,为之祈祷、祝福。

  时过境迁,万泉河的儿女们除了把做椰子粑当成一种祈祷寄托和一种信念之外,还当成一种贡品,如每当逢年过节或是建造新房,迎宾接客,特别是丰收之后,得喜之时,或为某种答谢往往总要做上一臼椰子粑,以此表示敬意,表示祝贺。而如今,这种按传统古老方法制作椰子粑的人已经不多。

  琼海市阳江镇溪头村,还保留了最为原始的椰子粑做法。

  村民用一种特制的金属耙耙椰丝。厨房蒸气腾腾,里面蒸着糯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舂椰子粑并非每个人都能做的事情,该活是对一个人体质、毅力和信心的考验。舂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里,几个村民轮流当舂手,像石匠抡大锤一样,一下一下的往臼里舂,使糯米越舂越粘,越舂越韧。

  同时,拔粑也是一项耍杂技般艰苦的过程,要靠勇敢不怕烫手才能完成。每舂一下,用双手插进几十度高温的臼底下把粑翻起来,将有米粒的地方长长地拉起,放在臼中间,让木棰继续舂。如果烫手了,可随时把手放在事先准备的冷水里冷却一下,但是上百回的翻弄,的确需要点技术和勇气。

  这边的糯米舂成粘粘,再也见不到米粒了,就像年糕一样。那边的椰子丝也用盐调好了,从臼里揪出一个糯米团,在椰丝里打个滚,沾满椰丝,一个椰子粑便出炉了。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