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客谈 | 从三个“新”看国庆中秋海南游
海客谈 | 从三个“新”看国庆中秋海南游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刘晓惠    2025-10-09

刘晓惠

国庆中秋“双节”落幕,海南的旅游热度持续发酵。飞猪数据显示,海南假期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近30%,包车游预订成交额同比增长90%。

这个假期呈现出哪些特点?不如通过三个“新”来复盘,看看海南文旅市场呈现出的创新突破与活力密码。

10月8日,市民游客在海口湾遇见一场日落与霞光的完美“接力”,还有不少游客选择乘坐游船观赏美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风景+”解锁新体验

“双节”期间,海南一次性上新19个旅游项目,涵盖滨海度假、生态观光、沉浸式体验、酒店民宿等多元品类。

细看这些新项目,其共通之处在于以“风景+N”的组合拳打破传统观光游局限,让熟悉的海南有了不寻常的玩法——

比如,万宁中旅日月逐浪驿站打造国内首个奥林匹克级超级人工造浪池,可精准模拟0.3米至2.7米共23种形态各异的海浪,真正实现“浪等人”的全天候冲浪体验,打破冲浪对自然因素的依赖。这种“跳出风景造风景”的模式,用体验设计让冲浪这一海上运动生出新的吸引力。

又如,儋州神冲滨海度假区“爆改”百年渔村,打造了火山石屋民宿,推出了水上桨板,还策划了海边民谣活动,假期里吸引超2万人次游客参观。“风景+”乡村创新,让这座老渔村有了新的滨海烟火气。

还有,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恢复开放,213种鸟类在此栖息,“生态观光+科普教育”的定位让游客在观鸟中亲近自然;位于文昌的海南航天神舟科技馆与海口全球花果之旅景区,前者主打科技互动,后者聚焦田园体验,但都寓教于乐,精准满足不同客群需求。这种“风景+科普”的延伸,让生态资源不止于“好看”,更“好用”。

此外,环岛旅游公路首次开通的“无人驾驶”专线,串联起文昌航天发射场、陵水清水湾等景点,让沿途风景有了更智能的打开方式。

这19个新项目,其实也是19种“风景+”的解题思路。给万宁的海景加上了“运动”,给儋州的村景加上了“民俗”,给昌江的湿地加上了“科普”,给旅游公路的美景加上了“智能出行”……

“风景+N”,“N”不仅是数量的多,更是维度的新,不断把海南旅游推向“深度沉浸”。

近日,在三亚大东海旅游区,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游玩度假,在碧海蓝天间乐享惬意假期。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文旅+”串起新场景

假期里,170余项旅文体活动在全岛铺开,“文旅+X”的融合魔法不断上演。X可以是文化、体育、商业,也可以是科技、生态、夜色,它们相互交织,串起一个个可感可触的新场景。

“文旅+活动”让假日热起来。比如,海口“夸下海口”草坪音乐会吸引近20万人次参与,多位百万级粉丝的歌手献唱,观众手机闪光灯汇成的“星光海”与屏幕上的笑脸抓拍相映成趣,让城市文化有了新的互动表达。又如,儋州海花岛的烟花无人机秀点亮夜空,用现代科技演绎本土浪漫,构成“白天看景、夜晚赏秀”的完整体验。

“文旅+体验”让文化火起来。比如,三亚天涯海角景区里,黎族打柴舞热闹开演,游客围着纺染织绣摊位学黎锦技艺,非遗成了可体验的生活片段。

“文旅+体育”让体验动起来。琼海白石岭的“云端攀岩”、三亚蜈支洲岛的“海底漫步”、保亭呀诺达的“雨林探险”,形成“上天入地下海”的立体玩法矩阵。

“文旅+消费”让休闲更有趣。海南旅投的海旅游船融入海洋观光,“海上老爸茶”让游客在甲板上边品斑斓糕边看世纪大桥,“海上图书馆”把阅读与观海结合。假期里,海旅游船24个航次接待超2500人次,诠释了“海洋文化+消费”的融合魅力。

这些融合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场景的生动再造。文旅的边界被不断拓宽,消费链条也随之延长,游客不再是“来了、看了、走了”,而是“体验了、参与了、记住了”,这正是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最需要的“留客力”。

10月8日,在海口日月广场的海控全球精品免税城,不少消费者选购免税品。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海南离岛免税经营主体通过拓宽消费场景、推出促销活动等方式,持续释放消费活力。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潮流+”激发新消费

美团数据显示,假期里“三亚潜水”“跳伞”等项目搜索者中,20—30岁用户占比近60%。Z世代成为海南旅游的重要客群,他们的喜好催生新热点,推动消费升级。

其中,潮玩IP无疑是Z世代的“引力场”。比如,三亚与泡泡玛特联名的DIMOO“自然的形状”展在cdf三亚国际免税城开幕,即便不在热门区域,快闪店前仍排起长队。四大主题展区里,“相融”“雨落”装置融合自然美学与潮流艺术,天涯海角、蜈支洲岛的主题装置集中展出,成为年轻人的打卡胜地。

这种“潮流IP+在地文化”的组合,既符合Z世代的审美偏好,又让三亚的自然标签有了时尚表达,助推免税城单日销售额突破亿元。

与此同时,非遗“年轻化”让传统变潮流。比如,定安以糟粕醋为核心IP打造文化周,50余项活动覆盖10个乡镇。仙沟牛肉一条街的“千人长桌宴”上,年轻人举着手机拍摄“会跳舞的牛肉”下锅瞬间,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刷屏;“醋香护照”打卡兑奖机制精准抓住年轻人的收集欲,富硒大米、定安粽子等伴手礼成为他们带回去的“海南味道”。非遗成了Z世代愿意分享的潮流体验。

而“年轻态”是消费转化的关键。比如,万宁中旅逐浪度假区的冲浪训练营、海口弹力梦工厂的高空滑轨,都以“可参与、可分享”为特点,契合年轻人“体验优先”的消费理念。全省共举办青少年体育等赛事活动26场,吸引参赛选手近万名,观赛人次突破30万,形成了“一人参赛全家旅游,一场赛事多日消费”的体旅融合新模式。

Z世代的追捧,本质是对“个性化、体验感、社交性”的认可。海南精准捕捉这一需求,用潮玩、非遗、运动等元素搭建沟通桥梁,让旅游消费变成“我乐意”的悦心选择。

N的多元、X的融合、Z的活力,共同构成“双节”海南游的生动图景。这背后,是海南文旅从供给侧发力的持续探索——用新项目回应新期待,用新融合创造新价值,用新热点吸引新客群。

当风景有了新视角,文化有了新载体,年轻人有了新选择,海南游的吸引力也会伴着这份新意,常游常新。

责任编辑: 陈贤玉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