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走基层:
记者探访琼海春心园村 生态文明村生机勃勃
2011年9月7日,跨过琼海市嘉积大桥,穿越层层的槟榔林,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一行走进琼海市嘉积镇温泉村委会所属的春心园村,向群众取经,解码“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新生机,体会“乡土”的价值与芬芳。村里的几位伯爹阿嬷正在喝茶闲聊。“生态文明村建设肯定是好的嘛!一个地方好了,人的心情也好了。现在要搞旅游,我们当然是全力去做好啦!”春心园村村民李进和开心地说。
村民齐心 政府支持生态文明村建设
琼海市嘉积镇温泉村委会位于美丽的万泉河畔,因拥有一口“世界少有、中国无双”的大型热矿泉而得名。全村人口2763人。近年来,温泉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得村容村貌一年一个样,发生实质的变化。村委会下属的春心园村,从2009年起,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已铺就硬板化道路2681米,建成文化宣传室,如今正在凭借自身优势发展旅游产业。
提及春心园村生态文明村建设的资金来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温泉村党支部书记王裕鑫说:“主要是靠村民们的投工投劳。每家每户都为了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不求回报。比如为了修路,村民们主动砍掉自家的植物,不要求赔偿。村里集资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筹集资金。”春心园村村长龙籍雄说:“这也和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啊!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才有春心园村今天这样的变化。”
凭借自身优势打造农家乐品牌
在长岭水库旁,春心园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体现无遗:面依长岭水库,背靠白石岭。正在施工的是钓鱼台与码头,建成后将作为农家乐项目的主体。除了垂钓,水库边将种植野菜和鹧鸪茶供游客采摘,同时村里正在规划住宿项目。
龙村长向记者介绍起生长在村里的鹧鸪茶,这是村长对发展生态文明村农家乐采摘项目的计划之一。村长说,这几株鹧鸪茶,原先是生长在白石岭的仙人洞。后来村里的老祖宗把它移植到了村里。它们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村里人都很喜欢它们。农历五月初五采下的鹧鸪茶,是最好的。如果把它们作为采摘项目,摘下后游客可以自己动手做茶叶,也可以让村民加工,可谓是一举多得。
绿色经济与红色经济助力旅游产业
春心园村占地几百亩,村民共229人,由9个姓组成了50多户人家。村民们有着一种集体荣誉感。走在春心园村,随处可见正在平整土地拓宽道路的村民。生态文明村的观念,已经深入每个村民的心里。提及“生态文明村”,每个村民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所谓“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不过如此。槟榔、橡胶、胡椒这三大经济作物是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
随着琼海绿色、红色、蓝色这三色战略的提出与落实,绿色经济和红色经济在春心园村彰显了蓬勃的旅游发展生机。众所周知,“琼崖第一枪”于1927年9月23日在椰子寨打响。而当时的指挥部,正是位于春心园村的康氏宗祠。春心园村的村民祖祖辈辈守护着这个祠堂,如今,春心园村将借助“琼崖第一枪指挥部”的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让革命精神传颂于后世子孙。
生态文明村建设,对春心园村的每个村民,有哪些看得见的影响呢?龙村长说:“把自己的家乡搞得好一点,是每个村民的愿望。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带动了村里所有家庭生活观念的转变,比如说像家庭卫生和个人形象。村民们粗话脏话都少讲了。现在搞旅游,大家都很有信心。”
文明生态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创建生态文明村的好处,温泉村党支部书记王裕鑫是这样说的:“文明生态村的建设,是符合广大农民的利益,它使生产、生活的条件都有所改善;以旅游、农家乐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是一种创新的做法;春心园村位于官塘、白石岭、温泉三者之间,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春心园村旅游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春心园村依靠自身的实力,更重要的是,有着这样一群勤劳致富的春心园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春心园村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将沿着一条以旅游为主线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好。
(南海网琼海9月19日消息南海网记者陈曼莉 通讯员周筱)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